分享到:
 
充[充、𠒨、𠒩,读音作chōng(ㄔㄨㄥ)]←“充”的异体字“𠒨、𠒩”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方正超大汉字集库》。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充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充人,是西周时期设置的一种官位,其职专门掌管饲养祭祀的各类牲畜,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
据史籍《姓谱》、《姓氏急就篇》等记载,在古代,人们非常注重祭祀活动,王朝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牲畜来祭祀天地和祖先。因此,专门设有“充人”一职,专门负责饲养祭祀用的牲畜。
“充”的本义是“养育”,古代官吏职务级别低者多称“人”。充人一职多为世袭,该官称一直沿用至清朝时期,在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中,均设有类如充人之官,专职掌管牺牲之饲养,在皇帝进行祭祀时,宰牲以献。
在充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充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充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公族大夫充闾,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名叫充闾,他的后代遍以祖上名字为姓氏,称充氏。其后裔子孙传到战国时期,有个著名的人物叫充虞,是齐国贵族、孟子的弟子。
周慎靓王姬定元年(公元前320年),齐宣王田辟疆继位,请当世名人孟子到齐国为卿,尽管孟子纵横论证,说理透彻,但在齐宣王看来,仁政善则善矣,毕竟不切实际。
孟子在齐国先后逗留了七年之久,本来对齐国实行仁政抱有很大希望,认为齐国是一个国力强盛的大国,齐宣王又有“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的表态,在齐国实行仁政易如反掌,但现实却使他多次碰壁。齐宣王表面上对他十分尊敬,但从来没有认真采纳他的主张,虽然给他一个卿的位置,也不过是摆摆样子而已。
周郝王姬延元年(齐宣王七年,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战,齐宣王乘机出兵伐燕,攻占燕国,秦、赵、楚等国准备联合出兵攻齐国。齐宣王十分紧张,向孟子问计。孟子劝他释放俘虏,归还重器,然后撤军,并与燕人相商,为燕国重立新君。但齐宣王未接受孟子的建议,结果燕国人群起反抗齐国,把齐军赶出了燕国。经过这场事变,孟子进一步看出齐宣王无意推行其政治主张,于是辞退卿位决意离齐。
齐宣王伐燕大败,“始惭于孟子”,因此亲自来看他,又通过其他臣子挽留,答应“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让孟子在齐国作为一尊政治偶象,授徒讲学养老送终,但被孟子拒绝了。
孟子离开齐国,弟子充虞随行。在路上充虞问孟子:“老师,您好像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可前日我听老师您说过‘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啊”。
孟子回答道:“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产生留名于世者。从西周开国到如今,已经有七百余年,以其计数,已经超过五百年了,但按形势来看,应该是圣君贤臣出来的时候了。我就是个能治天下的人,无论那一个诸侯国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我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
师生二人的这番对话,留下了两句千古不朽的雄浑名句:一句是所有政治家必晓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另一句更厉害,那就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充氏族人大多尊奉充闾为得姓始祖。
本书慎按:
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研究员长幸平(Kohei CHO)的介绍,该支充氏家族后来在东汉末期,有一支族人为避战乱而渡海赴倭奴国者,后在九洲南部一带的冲绳诸岛、宫古列岛、八重山列岛、大东诸岛、鹿儿岛生息繁衍,在公元十五世纪初归附于巴志王。后明成祖朱棣赐琉球王国君主巴志王为尚氏,成为今日本尚氏家族,充氏族人也逐渐成为今日本充氏家族,本贯在首里城(今日本国九州冲绳县),还分衍出左近充氏、菅谷充氏、丹充氏等若干支派。
这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汉时期官吏充依,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充依,别称充衣,是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在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设置的女官,官秩高达千石,爵同“左更”,即第十二级爵位,就是负责督管内宫的秩序,以及言行举止规范。
在史籍《汉书·外戚传》中记载:“充依,言充后廷,而依秩序也。”
在充依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母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充依氏、充衣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充氏、依氏、衣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爵位,出自隋朝时期帝王嫔妃,属于以爵号称谓为氏。
隋朝时期,皇帝除了正宫皇后、西宫、东宫贵妃以外,还典有九嫔,内中就有“四充”。唐朝初期沿袭隋制。
九嫔分别为:充华、淑妃、充媛、充仪、修华、修仪、充容、婕妤、容华,爵位皆为“视九卿”,官秩正二品。其中,充媛亦称“淑媛”、充仪亦称“淑仪”、充容亦称“修容”。
隋朝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其许多内宫制秩皆为以后的历朝历代所承袭。
在充华、充媛、充仪、充容的皇族子孙以及外戚族人中,皆有以先祖母爵号为姓氏者,称充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充闾、充虞。

允姓,“允格之后。允格,金天氏之裔。”金天氏指的是东夷氏族部落长少昊,约与黄帝同代,率众与黄帝、炎帝裔族结合,共同组成了华夏族。
    《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后的杜预注:“四岳之后皆姜姓,又别为允姓。”四岳系姜姓炎帝后裔,帝誉高辛及尧帝时为大部落酋长,均为华夏族。允姓的一支居于若水而名若。《山海经》云:“南海之内,黑水之间,有木名若木,若水出焉。”《史记·五帝本纪》里有记载:黄帝第二个儿子“昌意,降居若水。”《索隐》中又说:“江水、若水皆在蜀,即所封国也。”若水又称黑水,也即是今天的四川岷江。另一说在今山东。
    允姓在文献中被分别记载为炎帝、黄帝、少昊之后三说,是西、东方部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反映。专家杨宽《中国上古史异论》分析到:“允姓之戎与姒姓之夏族实本一体。”也是说的允姓人出自华夏族。若字左边加女为“婼”,应该与当时母系氏族尊重妇女的习俗有关。何光岳的《炎黄源流史》一书里说得比较详细:“可见婼部族是由华夏与羌族混合而来的。这个婼部族于东周初年大概也受到秦国的压迫,其中有一支便沿着河西走廊向西北迁移”并将他们归入氐羌,约于战国时代徙入阳关以西及南部山区。
    婼人在迁徙过程中与羌人的一部分相结合,称婼羌。《汉书·赵充国传》则省略为“婼”。其部落后融合了许多羌氏族,习俗也羌化了,所以《说文解字》里有解释:“羌,西婼羌,西戎牧羊人也。”实际上至战国末形成的婼羌国是华夏与羌融合后的民族。
  婼羌国的地域较广。《汉书·西域传》记载:“出阳关(今甘肃玉门西南),自近者始,曰婼羌,婼羌国王号去胡来王,去阳关千八百里”,“西与且末(今新疆且末县)接”,“西北至鄯善(今新疆鄯善县)。《十三州志》云:“婼羌国带南山(今新疆昆仑山),西有葱岭(今新疆帕米尔高原),或虏或羌,户口甚多。”顾领刚《史林杂识·天山南路之羌》中指出:婼羌在古代分布于青海西北部及新疆南部昆仑山北面,最西直到(今印度)克什米尔北部。西域学专家苏北海先生亦认为:“西汉时代,婼羌部落就广泛地分布于昆仑山、喀拉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南北地区。”并将他们归入氐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