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人文风俗卷



一、      春节



春节,俗称“新年”,“过年”。一般指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三。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即夏历元旦(正月初一),流行于全国各地,汉、蒙、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黎、纳西、歌佬等民族都过此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有过春节的习惯。旧时从过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到元宵节(正月十五)都属春节范围。春节的由来,说是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一说尧舜时已有此俗。自古以来过春节有祭祀、朝会、宴饮、占卜、迎神、贺年、玩赏等活动,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因族因时因地不同而异。汉族过春节特别隆重。节前,人们积极置办年货,制作新衣,举行掸尘、祭灶、祭祖,吃团圆饭(亦称年夜饭),守岁、贴春联,挂年画等活动。节日期间,人们互相拜年,有的放鞭炮,杀年猪、喝春酒、吃年糕、吃饺子、吃圆宵(汤圆)等风俗,乡间还有看风云、观日色、测晴雨、看参星,听雷鸣、看征兆等。占卜年岁丰歉的风俗,城乡普遍开展滚龙(舞龙灯),舞狮(耍狮子)、扭秧歌、玩花灯等活动。表示除旧布新,送穷迎富,驱邪避瘟。祈祷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和吉祥如意。

春节在阳历中,每年日期不同。而农历则是每年的正月初一。

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把年当作岁名。数千年来我国历法一直沿用阴历。近代纪年才采用阳历(公历)为区别农(阴)历两个年,就把阴历年改称为节,但民间仍习惯称“年”。又因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恰在阴历年前后,所以又把阴历年改为春节。

春节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它是民族的,传统的,人们在这一片传统的忙活中,享受节日的喜庆和祥和。

现今北方民间习俗有:祭灶、扫尘、吃糖瓜、祭祀、贴春联,挂年画、挑红灯、树旗杆、做年糕、炸面食、请神、放鞭炮、吃年饭、守年夜、包饺子、压岁钱、拜年、送穷,送神、赏灯、吃圆宵等。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  

年画源于唐朝的门神,它和燃放爆竹一样,在古代都是用来驱鬼避邪的,现在却成了专为增加喜庆气氛的习俗了。传统年画的题材大体可分为五类。一类为神像,以门神为最常见,其他如财神、灶王、关王、八仙等等。门神分文武两种,文门神多为“天官赐福”,武门神多为秦叔宝与尉迟公两位盛唐名将,后门(单扇门)则由魏征仗剑把守。财神也分文、武,文财神为传说中商朝的忠臣比干,武财神则为《封神演义》中的赵公明。也有以关羽为武财神的。二类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激情有余、连生贵子、群仙祝寿等等,画面精致美艳,最受百姓欢迎。三类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等,多为百姓崇敬喜爱的先贤。四类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回荆州》、《群英会》、《西厢记》中的《红娘传书》、《花园相会》以及《断桥借伞》、《打鱼杀家》、《四郎探母》等等,为百姓所喜闻乐见。五类为市井风格,如《春游图》、《赛龙舟》、《摇钱树》、《聚宝盆》、《老鼠娶亲》、《鲤鱼跃龙门》等等。





何谓“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种很凶猛的怪兽叫“年”,人们为了驱赶它并免遭伤害。于是采用燃放爆竹来驱赶它,因为“年”非常怕火和响声,一听到爆竹的火光和巨响就给吓跑了,于是每当这个时侯大家都燃放爆竹来驱除“年”。后来就逐渐演化成了“过年”。



话元旦

“元旦”这一名称,据说起自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颛顼氏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址(物)中,发现过一幅太阳从山顶上升起,中间云雾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

南朝文史家萧子云,在他的《介雅》中记载有“四气新元旦,万寿出今朝”。看来那时已将旦为一日之开始,引伸为一年的第一天了。

公历创始于罗马(公元前46年),后经教皇格利高里十三世于1582年修订后,一直沿用至今。现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我国从辛亥革命以后通用公历,并把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



话正月:

正月的“正”是一岁之首的意思。

《春秋》中,就有“春王正月”的记载。现在我们说的“春节”即农历的正月初一。

以往帝王在改朝换代后,就要“改正”,就是把正月初一改在某一天。如夏朝把正月初一日定在“寅”日,商朝把正月初一定在“丑”日。所以有“夏正建寅,商正建丑”的说法。到了秦代,因为秦始皇姓赢如政,为了避始皇名字的讳,就把正月改为“端月”。随着秦的灭亡,人们仍恢复习惯的叫法为“正月”。

正月的“正”字和月数,在汉武帝以前始终没有固定下来,因为古代王朝往往把改朝换代的第一个月定为正月,用这个“正”字就是改正的意思,如夏朝以孟春元(即元月)为正月;周朝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朝则以十月为正月;直到汉武帝时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固定孟元春的第一天为正月初一,后便沿用下来。因此,农历有时又称夏历。



(一)      小年



人们以粘糕,糖果等供品于傍晚辞灶,送灶君回天,“祭灶王”。除夕贴新灶君谓之“请灶”。中国北方流传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的民谣。因此在这一天,比较传统的人家都要贴灶王爷画像。每逢这一天大人们还要为小孩买糖瓜吃,把他们的嘴呀都粘起来,以使小孩们不能胡乱说话。同时还要为灶王爷供奉糖瓜(麦芽糖制成),这样可以糊住他们的嘴巴,以使灶王爷向上天玉皇大帝奏闻,这家一年365天的所作所为时,就能够甜言蜜语,使玉皇高兴从而降福全家来年好运。因此,民间广泛流传着“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民谣。

北方大部分人家在这一天还要包饺子、蒸年糕,取意蒸蒸日上,年年高升。由此过年的气氛便一天天地浓郁起来。



(二)      除夕(腊月三十日)



今日民俗换门神,迎灶王下界(接灶);封井祭井神,贴春联迎财神。

除夕这天,祭祖、接神、接灶,好不热闹。大家已不再劳作,游子们千里迢迢也要赶回来,合家欢聚一堂。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取其吉祥如意的好征兆。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尽情娱乐。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四面八方鞭炮齐鸣,欢乐活动进入高潮。

此日,本家风俗为一般在上午由父亲将祭祀祖先的烧纸用“钱凿”或钱币打好,用毛笔书写封皮制成“包袱”,内装数目不等的冥币,有几亿、数十亿的不等。一般封皮上书写故显考(妣)某公某某,并写明葬址做为邮寄地点。书写方式为从右至左,与旧时书写信封相似。

午前,将烧纸于十字路口处进行焚烧。燃放鞭炮后首先在地面画上一个留有朝向西北缺口的圆圈,点燃几张散烧纸扔到圈外,一是用来打发小鬼不要来抢,二是接济困难的老街坊邻居亲戚朋友。烧纸代表钱币,香代表金条。此举意为“请神”,烧纸“请神”一般由子女进行,可于心中默默祷告请求先祖多赐福泽,令子孙安康,家庭美满。“请神”,即请各位先祖回家同子孙共渡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同时也寄此希望列祖列宗能够福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合合美美,岁岁平安。

接下来开始贴春联“福”字和挂牵。以前,大多数的春联都是由父亲亲自执笔书写,粘贴的任务则大多交由笔者来完成。

粘贴春联是一种喜庆,也是一种祝福,同时也更是人们对向往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表达。

接下来在除夕之夜摆供上香祭祀祖宗。

除夕夜“发子”,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吃饺子,守岁。



贴春联的来历



相传很久以前,在一片桃林里住着神荼,郁垒两兄弟。一次桃林里来了几个恶鬼要害他们,兄弟俩做了神仙,专门用桃枝惩治恶鬼。从此,逢年过节,人们也都削两片桃木板,上边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挂在门两边;驱鬼避邪,合家平安。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也叫桃符。沿至五代时期,后蜀有个叫孟昶的人,在“桃符”上题写了两句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挂在门两边,这是我国第一副联语对联。打这儿起,春节贴春联便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风俗习惯,沿传至今。



除夕挂宗谱

除夕挂宗谱(俗称“请神”)借以祭祀祖宗。

宗谱依男左女右(中国传统习俗以左为大)记族内已故人氏。长者多向晚辈讲述所供奉人氏相互关系履历,缅怀先人功德。“送神”后,将宗谱请下,不准初三(或初四)拜年女婿看到宗谱。正月十四再挂宗谱,正月十六取下保管。期间摆供品。点蜡烛,烧香纸,燃鞭炮,朝宗谱叩头。

祭祖,“文革”中作为“四旧”破除后有的恢复,但“送神”前女婿不去岳父家拜年已不多见。



除夕的由来

“除夕”的除字即去的意思,“夕”字的本意是日暮之时,即为夜晚,因而除夕夜便会有旧岁至此而除去也,明日即更换新年的意思。“除夕”二字来源于先秦时期的“驱除”。

最早提及“除夕”这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写的《风土记》。“除夕”在古代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夕夜、逐除、岁除、大除、除尽、除旧,至今春联当中还常用“除旧岁”三字。

除夕守岁辞旧迎新

一年最后的夜晚,家家户户做好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畅饮。同时留下一些守岁饭,到新年时就把它撒到路上,认为这是辞旧迎新的意思。



除夕吃饺子的来历

除夕这天,北方家家都要包饺子,饺子二家原是从“交子”二字而来,交是交接的交,子是子时的子。古时记时用天乾地支,半夜十二点叫子时。因为这顿饺子是在除夕时开始吃,一过子时就是新年伊始,此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故曰:“饺子”有人还在饺子馅中放上钱币,白糖、花生米、红枣之类的东西,如果有人吃到包糖的饺子就意味着来年生活更甜美;老人吃到包花生米的饺子则意味着健康长寿。



【辽南风俗】      

大连人过年的饮食



长久以来,辽南年俗景观,包括人们在家里吃什么、挂什么;在街头唱什么、跳什么……有的风俗习惯保留至今。已成为我们的日常所见;有的已经消失在蹉跎岁月里,如果不被提起,很少有人知道……

春节是中国传统中最大、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是人们最喜庆、最欢乐的时候。“年”的讲究甚多,以前,过年的内容丰富而繁杂,有一种区别于现代化的“年味”,这种“年味”突出表现在吃的方面。

过年吃什么,不仅仅取决于传统沿袭、民风民俗,主要还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反映了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现在人们常说:“如今的日子子天天像过年”,实际上,如今的日子,在吃的方面,对一般百姓而言,哪一天也比过去过年强。

吃饺子不必说了,再穷的人家,大年三十儿也要吃顿饺子。辞旧迎新之交,又在子时吃,所以叫吃饺(交)子。这里面说道不少,似乎不吃顿饺子就过不去年。各家饺子外形都一样,皮和馅却大相径庭,白面肉馅最好,荞麦面白菜萝卜馅也常见,家境贫寒又非要吃顿饺子不可,有时只好这么穷对付。

大连民间还有“腊月二十五,家家做豆腐”一说。吃了一冬的酸菜萝卜大白菜,过年了,总要改善一下,做豆腐是首选,所以民间还说“穷人过年吃豆腐”。做豆腐,操纵简便,农妇没有不会磨豆浆、点豆腐的,自产、自做、自食,反映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豆腐是吉祥食品,中国人看重饮食文化,“腐”与“福”谐音,过年做豆腐吃豆腐,有祁福求福得福之意。磨黄豆的石磨不是家家都有,做豆腐的时间又集中在几天之内,场面就显得紧凑而忙乱,这么一闹腾,“年味”就出来了。

年糕也是年前必备食品。年黏高粱米面做的是黄色,一层黑红一层黄叫花糕,夹进大枣又叫枣糕,都隐含日子年年高、早日高升发财的意思。一进腊月门,人们便把苞米棒叶子铺在锅帘上,一层一层地往上撒不干不稀的黏面子用急火蒸煮,切成块块冻起来。随时食用,既方便又好吃,又寄托期望寓意吉祥。

蒸饽饽和做豆腐蒸年糕同样重要,一是食用二是祭祖,大的有盘子那么大,小的有碗口那么小。祭祀时五个一组,下层摆三个,尖朝上,上层放两个,头朝下,通常有两组,年三十摆上,初三才可以吃。饽饽都是白面做的,有的还在上面插枣,不插整枣,一枣切成四瓣,横穿在饽饽上。有的人家白面不够用,就用薄薄的一层白面包裹住内中的荞麦面或苞米面高粱面,有时,白面被风吹裂,就露出里面的黑黄颜色,俗称“露馅了”,是穷人过年家中很无奈很尴尬的事情。

大连人过年还要“走油”。一种是把晒干的老板鱼(铧子鱼)切成小块,用细苞米面裹一下,放进滚烫的油锅里炸得外焦里嫩;一种是把萝卜丝子剁成碎末,掺进粉子和苞米面,咸淡相应,在油锅里炸成鸽子蛋大小、外硬内软的丸子;还有一种是将白面发酵后,炸成不同形状的面食。“走油”的气味往往随风飘出老远,让人垂涎欲滴,谁家“走油”多,说明谁家日子过得好。

杀年猪是大连人过年的一大乐趣,猪的嚎叫标志着年的真正到来。那时,猪是越肥越好,因为肥肉炼的油多,全家人全年吃菜的油水就大。杀年猪那天主要吃猪下水,吃猪肠,把猪肉切成几大块,和灌好的血肠一同放进一大锅萝卜干子里煮,能一连吃好多天。猪头一劈两半,正月十五和二月二各吃一半。杀年猪时,要请来长辈和亲朋好友前来同吃,对于那些杀不起年猪又没能来家作客的邻居或亲戚,必定要送去一些,下面盛的是萝卜干子,上面放几块猪肉,体现出人情、乡情。会过日子的人家无论如何也要把年猪肉留下一些,腌成咸肉,常年调剂伙食,主要用于待客、办事。

过年的菜桌上还必须有鸡有鱼,有粉条,鸡寓吉利,鱼寓富余,粉条寓长远。果品是苹果,瓜子是南瓜子,糖是“光屁股块糖”,自己家人很少去吃,摆在那里待客。小孩子能吃到沿街叫卖的一串“梨糕”,就是糖葫芦,也就兴高采烈、心满意足了。

过去过年讲究吃,把平时里舍不得吃的东西都集中到过年这几天,一方面是因为外出的人都要年里赶回家团圆,不漏一人都能分享;另一方面,大连人重情义、勤走动,都想借此机会请一请亲朋好友和一年中恩惠过自己、帮助过自己的人,那时不兴送礼送钱,过年了,请到家中吃顿好饭,以示答谢。

无酒不成席,年前还要自酿米酒,把酒糟子掺进粥状的黏高粱米面和大黄米中,放在瓮里发酵,做成米酒,香醇可口,营养丰富,也能醉人。



大连年俗歌谣:

二十三,烙灶干;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杀年猪;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杀面;二十九,灌酒;三十,捏饼。







老北京的年俗



老北京的年俗,一进农历腊月,过年的气氛便逐渐浓了起来。在老北京人中流传着一句歌谣:“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而最能体现民间过年生活情趣的莫过于喝“腊八粥”、“糖瓜祭灶”、“除夕饺子”、“拜年”和“元宵节”了。



送信儿的腊八粥



北京有句话:“送信儿的腊八粥”。农历腊月初八一喝“腊八粥”,就意味着最早送来了过春节的信息,从这时起,北京民间“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这个传统的习俗,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因此,老北京人流传一种民谣:“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里里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旧房,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

腊月初八食粥这一习俗,最早来源于佛教。明清时期,北京城内外寺庙林立。一到腊月初八便竟相熬粥以敬佛,其中雍和宫更以腊八进粥为一年中之盛事。《燕京发时记》载,雍和宫的喇嘛每年在腊月初八日夜里熬粥供佛,清宫还“特派大臣监视,以昭诚敬。其粥锅之大,可容数担米。”

这种习俗传至民间,延续至今仍很盛行。不同的是所用的米豆更为讲究,粥的质量亦更加丰富多彩。多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仁、榛瓤、松子及白糖、琐琐葡萄(葡萄干),以作点缀。人们在“腊七腊八出门冻煞”的严寒季节,喝上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暖意盈怀,顿生喜庆丰收之感。



糖瓜祭灶



“糖瓜祭灶,新年快到姑娘要花,小子要帽,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民间民俗中,祭灶的日子是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仪式,人们在灶君神像前供上糖瓜、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爷“上天”。

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宿星,因犯过错,被玉皇大帝贬到人间,当上了“东厨灶君”。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灶墙上,查看人们一年当中的生活和行事,到腊月二十三日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到腊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间,依着玉皇大帝的旨意惩恶扬善。人们为了不让灶王爷上天说坏话,便在腊月二十三日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天一擦黑,由家中的男人们把糖瓜一盘、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点上蜡烛和线香、祈祷行礼。待线香熄灭时,便把灶王像揭下来烧掉,糖瓜则由小孩儿们分而食之。



除夕饺子



过去北京在农历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几乎彻夜无眠,“守岁辞岁”。老百姓称为“熬夜”,一夜不睡觉。

而吃的呢!最讲究的莫过于吃“团圆饭”,也就是饺子。一家人围着桌子一边包饺子,一边看电视荧屏里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在夜半子时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送旧迎新的时刻,欢乐的气氛十分浓烈。家庭主妇们忙活着烧开水煮饺子,全家相聚共食。

有的把饺子捏成古代的元宝形,象征着国盛民富,寄托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的在饺子里包入金币、银币、钢币以至宝石等,用来占卜一年的吉祥,也别有一番趣味。

饺子古称馄饨。三国时,魏国人张楫著的《广雅》记述:“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有的地方俗称为“扁食”的,也是同指这一食品。

清代李光庭《乡言解臣》中有一首乡谣:“夏令去,秋季过,年节又要奉婆婆,快包煮饽饽。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媳妇费张罗。”

除夕夜的饺子延续至今,已经成为北方人们喜爱吃的一种美食,一定还用顺口溜来表达“好吃不过饺子”。



拜年



拜年的习俗,一般在吃罢除夕饺子之后,便热烈起来。儿子、媳妇和父亲、母亲住在一起的,吃完了除夕饺子后少顷,儿子、儿媳穿好衣裳领着自己的儿子或女儿,给自己的父亲、母亲拜年。儿子、儿媳都已是大人了,只是寒暄着说一声“爸、妈给您拜年了”,父母应着说句客气话“行了、行了”,就过去了。而孙子、孙女是必拜的,给爷爷、奶奶鞠个躬或跪下嗑三个头,并且亲切地呼着“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忙往起拉着说:“行行,有了,好孩子!”而后往裤兜里揣揣手,装作掏压岁钱的样子。儿子、儿媳便说:“快谢谢爷爷、奶奶!”孙儿、孙女照着说了,满堂大笑。因为夜里已给了压岁钱,就不再重给了。给爷爷、奶奶拜过年,便给叔叔、婶婶拜,凡比他大辈儿的,都要拜,都要给压岁钱,全家热热闹闹、欢快异常。

大年初一街坊四邻拜年,互贺新春佳节。到家门前尚未开门的,便在门首喊声:“某某给您们拜年了,于是跺跺脚,嗑了给您留在这儿!”里边忙答道:“新年好!”已经开了门的,便迎出门来,拱拱手,相互祝贺。



元宵节与灯市



正月十五闹元宵,过元宵节同样是热闹的。元宵节不仅讲究品尝各种馅儿的元宵,观灯也是热闹的内容。

灯市,在清代曾盛行一时。当时的“六部衙门”如工部、兵部等悬挂的彩灯很有名,彩灯上绘有“刘海戏金蟾”、“八仙过海”、“武松与潘金莲”等各种人物故事,旋转如飞,逗人喜爱。

元宵节的张灯习俗,历史悠久。相传自东汉明帝时期兴起的。那时佛教传入中国,为表示对佛教的尊敬,明帝令百姓元宵放灯。唐太宗后,元宵观灯逐渐扩大。唐玄宗李隆基把这一活动由一个晚上改为三个晚上,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定初八夜上灯,十七夜下灯,接连张灯十个晚上。现在虽然没有灯市了,但在各个公园举办的灯会,传统灯、形象灯、科技灯多种多样,更使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大连的年俗



传统年俗



以前,大连人过年的讲究可多了,这是因为大连的地域比较特殊,是沟通南北的交通通衢,再者大连满族人比较多,受清末的影响比较大,一直延续到四清运动开始(1963年)。只有上了岁数的人才能对那时过年的情形有点印象。

进入腊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这头猪对于平常百姓家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全家人一年的家用,肥肉炼油,其他的腌渍起来。即使家里穷,养不起猪的也要去割上几斤肉,腌渍好挂在屋檐下,要不然会被街坊邻居瞧不起。蒸年糕,做豆腐,是每家在过年前必须做的事情。因为年糕的谐音是“年年糕”,豆腐的谐音是“有福”,老百姓都有图吉利的情结。

等到除夕这一天,年的味道则在空气中弥散开来。漂泊在外的游子都要赶在中午之前回到家里,因为家家户户都要“封门”,游子怕家人把自己封在了门外。其实,中国人过年就是图团圆,再就是“请神”,而这个神就是祖先。家人到齐后,就开始“封门”,“封门”就是贴门神、贴窗花、贴对联、贴挂签儿、贴福字儿,也寓意为将妖魔鬼怪拒之门外。对联的词句都是那种祁福求平安的。每家的院子里都要放一根扁担那么长的棍子,俗称“拴马棍”。这是用来给天上“下凡”回家团圆的祖先拴马用的。挂家谱、摆牌位是非常神圣的仪式,由家里的长辈带领小辈三拜九叩。

    当新春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要吃饺子、放鞭炮,俗称“发子”,“发子”的饺子比较特殊,一般一锅饺子里面总有几个会包进硬币,谁吃到了寓意着来年必发大财。吃了饺子,每个人都要从里到外换上新衣服,百姓的新衣服基本上都是自己动手做成的。

初一一大早,孩子们走街串巷开始拜年,看民俗表演。那时,所有的商家都闭店不进行任何商业活动,商号们还会出资请些喇叭匠,秧歌队。金州的龙舞、太平鼓、庄河的高跷舞、瓦房店的皮影戏、营城子的四大海表演那时如火如荼,是百姓过年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



革命年俗

阶级斗争高于一切



    从四清运动后期开始,大连的年俗文化已经变了味,而到了文革时期则更甚。当时的生活物资非常紧缺,所用的东西几乎都是凭票供应。很多人家平常省吃俭用,就为了省下点东西,留着过年用。

    挂宗谱、摆牌位是封建迷信,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才敢偷偷把家谱挂出来,可是“革命”的子孙看见后一定要把它扯下来,劝老人把东西藏好,而有的则干脆付之一炬,很多人家的家谱都是那时侯失传的。墙上贴的年画则是清一色的“祖国山河一片红”或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对联则更有意思,除了阶级斗争就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大家穿的衣服也很“统一”,不是深灰色就是军绿装。家庭出身不好的人甚至连出门拜年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新年俗

到饭店去吃年夜饭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连人过年又有了新内容。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家家户户还贴年画,内容大致上都是那种一个大胖小子抱着条鲤鱼或是坐在莲花上,名字多为“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挂宗谱、摆牌位这种仪式已经很少有人家再去做了。而蒸年糕、走油还依然如故,只不过像以前那种家里因为没有油,所以锅下面是水、上面是油,把裹好面的鱼一放进去,面团在上面炸熟了,而鱼却沉到锅底,变成“水煮鱼”的情形不再发生了。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丰富,人们对龙舞、高跷舞等娱乐方式已经不太感兴趣了,政府则为百姓着想举办了烟花爆竹节。

90年代后期,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家里聚会,而是到饭店订年夜饭,不但吃起来口味好,而且还不用打扫,至于走油、蒸年糕这些活计也很少有人去做了,一是因为家里已经没有做这些东西的厨具,二是因为商场里什么年货都有。商家也瞄准了百姓的消费心理,从过去的过年闭店休息变成了无休息日店铺,而且所售商品也极具时代特色,像中国结、鲜花就卖得特别火。而有了7天长假后,人们的休闲方式也变得丰富多采,去南方、去国外度假的大连人越来越多。



享受民俗的滋味



    中华民族是最讲究亲情的,家的情结最重,而春节则是一年中全家团圆的最重要日子。一进腊月门,家家户户都开始为过年的饭菜忙活起来。就像我们早就背熟了的民谚那样:“二十三,蒸馒头;二十四,炸丸子;二十五,炖大骨;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炒团菜;三十夜,守一宿。”大年三十的年夜饭,饺子是餐桌上的主角。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勤劳的家庭主妇要接着准备大年初一清晨的饺子。与年夜饺子不同的是,初一的饺子里要放有糖包、红枣和钱币,图的就是个吉祥如意。过完了春节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团团圆圆的汤圆就热腾腾地端上了桌子。然后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春饼,五月初五端午节的粽子,八月中秋节的月饼,还有腊八这天的腊八粥。除了这些有着鲜明民俗特色的主食,那些陪伴在餐桌上的副食也有着各自特殊的意义。例如,鱼代表着“年年有余”,白菜代表着“大发财源”,发糕代表着“步步高升”,等等。

一个个民俗,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说。经过了岁月的积累沉淀,演化出了餐桌上一道道的美味佳肴。





压岁钱





“拜年拜年,给个压岁钱!”这是我国少年儿童中一句拜年的口头禅。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馈赠和祝福。给压岁钱一般用红纸包起来。钱不在多,重在寓意,红包红包,大红大发。当然小孩子也是讨吉利。

压岁钱,也称“压胜钱”,古人视压胜钱为吉祥物,其形状似古钱,上书文字。处未之时,人们把铸有吉祥如意,富贵满堂,子孙吉庆,长命富贵或十二生肖等吉祥文字或龙、凤、龟、鹤吉祥动物肖形作为饰品,称“长命锁”佩戴在小孩胸前,以图吉利,祈祷吉祥锁住命运之神。于除夕之夜分派给儿童,称“压岁钱”。



压岁钱的起源



压岁钱最早出现于唐代宫廷内。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内廷妃嫔,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王建的《宫词》说:“工人早起笑欢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急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边树;寒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足见唐代宫廷内春日散钱之风昌盛。

又据《资治通鉴》卷廿六中记载,时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王建《宫词》也有描写:“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洗儿钱除志喜外,主要还是长者给新生儿镇邪去魔力的护身符。赐钱给新生儿的风俗逐渐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宋代时成为民间重要风俗之一。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立春日为“春节”而代之,不少原立春日风俗移到正月初一的春节上,洗儿钱风俗又和春日散钱风俗混合在一起,演变为今天所见的压岁钱风俗。



压岁钱的由来



每逢除夕之夜,长辈们都要给小孩子压岁钱,代表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愿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那么,过春节的时候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就会发烧,讲呓语,几天后热退病去,聪明的孩子就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晚上,他俩怕祟来害孩子,就逗孩子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让孩子拆开包上,包上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顺手便放在孩子的枕头边。夫妻俩挨着孩子不敢合眼,怕祟来害孩子。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迸裂出一道金光,祟吓得急忙缩回手,尖叫着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于是,大家都照此法去做,果然祟未敢再来。原来,这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吓退祟,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



压岁钱是一种民俗



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生活为基本模式的传统社会里,讲究的是“长幼有序”,家长们平时都很威严,只是到了春节,在喜庆的氛围里,小辈们给长辈们行磕头礼,表示对尊长的敬重与祝福,长辈们则发给小辈们或多或少的压岁钱,表示对小辈们的关心和爱护。压岁钱的施与取,像是一出热热闹闹的戏,既表达了共度佳节、喜庆热闹的意思,也体现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亲亲”的传统*****,是对家族血缘关系的确认和对传统*****的强调。





(三)      大年初一(农历正月初一)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子时一过即为新年。

民间习俗为互拜新年,寻常百姓间最常用的一句问侯语为“过年好”。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人们已普遍由过去登门拜年转变为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借此来传递祝福的话语,即方便又快捷。据2003年2月20日《新商报》刊载:春节期间,据统计仅7天大假时间,全国共发送短信70亿条,已成为节日亲人朋友相互问候的时尚。联通移动短信收入7个亿。

除夕夜,初一、初二为发送手机短信拜年高峰。大量的短信传递造成线路拥堵,加之短信平台储存量有限,致使很多手机用户的短信发送不出去,或者接收不到。



民间旧俗:初一,鸡日,不杀鸡。

神话中元始天尊诞辰;弥勒佛诞辰。

民间庙会:

接神。放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迎喜神(出门走喜神方)。

本家习俗:

初一清晨早起,赶在人先燃放鞭炮,祈愿新年好运。之后全家围坐吃饺子。饭前上香,摆供。

爆竹辟邪恶。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和十二个月的开头的日子。《春秋传》把正月称做端月。当雄鸡高声啼鸣的时候,人们就忙活起来,先在厅堂前烧响竹简,来驱除山臊恶鬼(传说中高有一尺多,长着一只脚的人形怪物)的危害。



(四)、正月初二

民俗纪念日:犬日(此日不杀狗)

民间庙会:祭财神

(五)正月初三

民俗纪念日:猪日,小年朝。

庙会:祭天地神

民间习俗:回娘家(女婿到丈人家拜年)。

本家习俗:送神(燃放鞭炮)。

(六)正月初四

羊日,孙天医(孙思邈)诞辰。

(七)正月初五

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路神诞辰。

庙会:接财神(迎五路财神、关帝)。

(八)正月初六

马日

(九)正月初七

人日,送火神

民间习俗:管小人(小孩)包饺子。

民俗为:用七样菜做成菜羹,剪五色绸为人形,有的将金属薄片雕刻成人形,贴在屏风上,也有戴在鬓角上;又有的制成花形首饰互相赠送;登上高处,写作诗歌。

董勋的《答问礼俗说》中曰:正月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七是人日。

现在正月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杀人,也是遵循这个古义。古时侯正月初一杀鸡,现在不杀了。

剪五色绸成人的形状是表明人进入新年,形貌精神,都改成新人。

从前因为正月初一到初七禁忌吃鸡,所以一年的开头只吃新菜。其他几天也不刻画牛、马、羊、狗、猪的形象,但是初一和初七这两天把祭祀用的酒肉分给人和鸡吃。

(十)正月初八

谷日,神话中阎王诞辰。

庙会:祭拜“顺星”本命星辰)。

(十一)正月初九

天日,神话中玉皇诞辰。

庙会:祭天公(玉皇大帝)。

(十二)正月初十

地日,石头生日(祭石头)

(十三)正月十三

上(试)灯日,关公升天日。

庙会:祭刘猛将军(虫王爷)。

(十四)正月十四

庙会:迎紫姑(厕神),(也有在正月十三或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