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封[封、𡉘、𡊽,读音作fēng(ㄈㄥ),亦读作fāng(ㄈㄤ)]←“封”的古体字“𡉘、𡊽”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方正超大汉字集库》。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的后裔钜之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苑》上记载,炎帝裔孙名姜钜,曾为黄帝之师。
夏王朝时期,姜钜的后代食采于封父(今河南封丘封父亭),为诸侯国,后人曾经称其为封钜、封父,属于以地名冠称为人名。
商末周初,封父国被周文王姬畅所灭亡。传说,封父国有国宝繁若和大龟,繁若是大弓,大龟是玉器,被周文王送予叔父。
其国人分为两姓,一为封父氏,一为封氏,后封父氏亦省文简化为单姓封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封氏望族居于渤海郡(今河北沧县),是为沧州封氏(渤海封氏),读音作fēng(ㄈㄥ)。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黄帝之臣封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封子,是远古东夷民族的英雄,姜姓。由于他居于宁地(今河南修武),因此又称宁封子。封子是制陶的发明者。
传说,封子有一次用泥裹糊着鱼,放在火上烧烤,准备一顿美餐。不料因有他事而离开,直到数天后才归来。当他将泥鱼从篝火的灰烬中取出时,发现糊在鱼身上的泥已经被烧成坚硬的泥壳,用来舀水竟然不漏,因此萌发了烧制容器的念头,经过反复实验,终于烧制成功,他将其命名为“陶”。
黄帝知道后大喜,任命他为陶正,专门负责烧制陶器,因此人们又称他为封陶、宁陶。封子经过改造,发明了专门烧制陶器的窑,使制陶工艺大大改进,并能成批烧制陶器。
后来,封子在烧制陶器时因窑顶坍塌而以身殉职。黄帝知道后非常悲痛,特命臣子仓颉料理封子的后事。仓颉将封子安葬在太行山山脉的北宁山中(今云台山)。
在封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或官职为姓氏者,称封氏、宁氏、陶氏等,世代相传至今,封氏读音作fēng(ㄈㄥ)。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穿封戌,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春秋时期的周定王姬瑜八年(陈灵公十四年,公元前599年),陈国的上大夫夏征舒杀了陈灵公妫平国,自立为君。
周定王九年(楚庄王十五年,公元前598年),楚庄王芈旅(熊侣)以讨伐夏征舒为名,出兵灭了陈国,将陈国划为楚国的一个县,后又恢复其国。楚庄王扶立陈灵公之子妫午为陈国之君,是为陈成公。
周简王姬夷二十年(楚康王八年,公元前552年),楚康王芈昭(熊昭)再次出兵灭了陈国,之后,将陈国之境设为陈县,派遣亲信大夫熊穿封到陈县戌边。
“穿封”,在古代是形容一个人的性格脾气如烈火一样,是熊穿封的名号,他真正的名字*****。此后,史家皆称熊穿封为“穿封戌”。
周简王二十五年(楚康王十二年,公元前547年)春季,也就是“向戎弭兵”、“豪门之会”的前一年,楚国与秦国联合攻打吴国。楚康王调集穿封戌率驻扎在陈县的楚军与公子围所率楚军合兵,与秦军联合逼近吴国。
秦楚联军在抵达吴国边境的雩娄(今河南商城)时,见吴国戒备森严,防守有道,无机可乘,遂放弃了攻吴国的计划。
秦军撤回,而楚军则便兵锋一转,浩浩荡荡地杀向了在晋、楚两国之间一直摇摆不定的郑国。楚军骁勇,一举攻克了郑国的城麇(今湖北郧县),俘获了郑军的两员大将印堇父、皇颉。印堇父被作为战利品献给了秦景公嬴石,而皇颉则被押回楚国囚禁。
据史籍《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楚侵郑。郑皇颉戍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伯州犁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
楚国侵犯郑国时,郑军大将皇颉带兵守御,出城和楚军作战,大败。当时楚军的穿封戌和公子围都攻向皇颉,但穿封戌手狠马快,抢先活捉了皇颉。楚康王之弟公子围(芈围,熊虔)要争功,便向穿封戌争要俘虏皇颉。穿封戌当然不给:“奇功一件,凭什么给你?”
两人争执不下,便到楚国太宰伯州犁那里去评理。奸诈的伯州犁说:“这最好问俘虏自己。”于是卫兵把俘虏皇颉带来。
伯州犁向上高举起一只手,恭敬地指着公子围对皇颉说:“这位是王子围,我国国君宠爱的兄弟。”然后,把手放低,向下轻轻指着穿封戌说:“这人名叫穿封戌,是我国边远外地的一个小县官。”之后,伯州犁盯着皇颉大声问道:“那么,究竟是谁把你捉住的?”
皇颉见到伯州犁在介绍楚军二将时的手势和语气,明显大不相同,心里早已明白了他暗示的意思,便趁机逢迎,撒谎道:“我皇颉遇到王子,就大败被俘。”
伯州犁摊开手对穿封戌说:“得,连俘虏都说是被王子抓的,这功劳当然就是王子的喽!”公子围更是得意洋洋地对穿封戌说:“想跟我抢功?没门儿!”
穿封戌大怒,火暴脾气就上来了,拔出宝剑就冲向公子围:“你这个卑鄙的小人!”身边的人连忙将他抱住,此事一直闹到楚康王廷下。
楚康王心知肚明,就将功劳二一添作五,两人都评功,都赐宴,都封赏,才平息了这场风波。但也为公子围事后弑杀兄长、篡夺王位埋下了伏笔。
出于这个历史事件,后人形容那些通同作弊,利用权势,故意颠倒是非之举动,就叫作“上下其手”。
在熊穿封(穿封戌)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穿封氏,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封氏、方氏、穿氏、袁氏等,封氏读音作fāng(ㄈㄤ),穿氏读音作yuān(ㄩㄢ)。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是贲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根据史籍《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北魏时期,代北鲜卑拓拔部中有是贲氏部落。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是贲氏改为汉姓封氏,在隋朝时期成为大族,其后代子孙皆称封氏至今。
该支封氏望族居于洛阳郡(今河南洛阳),是为洛阳封氏,读音作fēng(ㄈㄥ)。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封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封人,是西周初期即设置的官位,负责管理国境,以及积土作堤垣等,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到了春秋时期,则专职掌管封地之疆界。
在典籍《周礼·地官》中记载:“封人,掌设王之社祤,为畿封而设之。”
在封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封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封氏,读音作fēng(ㄈㄥ)。
 
第六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宋朝时期官吏封弥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封弥史,是两宋时期设置的一种官位,隶属于封弥院,在大辽、西夏、大金、蒙古、高丽、大理、安南等国中亦均有仿设。
封弥史专职负责在贡举之时进行弥封之事。凡贡试、举试的考试卷,皆进行点数登记,然后密封姓名、截去卷头,转送至誊录所。*****评官评阅试卷、定出优劣之后,再次密封,后送至密封所定等次,发送给复考官。最后取中填写榜文时,再由封弥史予以拆封,验视考生姓名。
在封弥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即称封氏,读音作fēng(ㄈㄥ)。诸国之官亦有汉化称封弥氏者,后亦省文简化为单姓封氏,如今朝鲜、韩国封氏一族即是。
 
得姓始祖:封父(姜钜、封钜)、封子(宁封子、封陶、宁陶)、熊穿封(穿封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