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璩姓的来历:
据明《洪武正韵》载:“璩:环属,又姓。与蘧同出”。早在西周时期的卫国,位于今浚县一带有个叫蘧邑的地方,曾被分封给一位有功之人为伯爵,史称蘧伯。他的后代便以蘧为姓。春秋先贤蘧伯玉之后二十七世至蘧豫章(位居大唐侯),其子光禄大夫璩秉(宋代文士)因避难迁晋黎阳。易蘧为璩、瞿、渠。我市璩姓系明太祖十八年自黎阳迁于河南济邑西南四十余里梨掩底村(今坡头镇连地村)的一支。清顺治年以后又陆续分迁于我市的双桥区东马蓬村、克井镇克井村、坡头镇店留村等。




历史名人:

卫国名相蘧伯玉;唐代良吏璩瑗,官光禄大夫,封为西川侯;明朝进士璩光岳,任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后升吏部,著有《石波馆集》;璩伯昆任明代广东道御史。大清诰封文林郎、赠儒林郎、监察御史、朝议大夫岁贡生璩美斯(东马蓬村人)。在我市广为传颂的“五子登科”的故事,就是关于璩美斯的五个儿子均中皇榜的事。

当代名人:

原卫生部副部长璩晗煜(化名张之强)、河南省十大农民企业家璩建民、原广东省办公厅秘书长璩立铭、济源市知名企业家璩立祥。在第一次汉字简化(1956年)后,受 “据”简化为“据”的影响,又有人擅自将“璩”简化为“琚”。


(此文发表在2003年10月19日的《济源日报》上)
琚,通璩、蘧,为春秋战国卫大夫蘧公伯玉后人,后为避难,改为璩,取不忘伯玉之意。蘧公伯玉,名瑗,今河南长坦县伯玉村人,生卒不详,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淮南子》卷二十 .泰族训里称“故臧武仲以其智存鲁,而天下莫能亡也;璩伯玉以其仁宁卫,而天下莫能危也。”。“璩”姓之先祖为春秋战国时卫国上大夫蘧伯玉,传二十七世至“瑷”,曾任唐光禄大夫,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于唐朝天宝年间蒙冤遭参,为避祸将其全家分三姓各自逃亡,即易“蘧”姓为“璩”、“瞿”和“渠”,音同字异,仍为一家。而“璩”字是“蘧”字去草头,去走之,意在愿后人不做官、不坐车,做布衣平民,耕读传家;加玉旁,意为不忘先祖“伯玉”。因此“璩”姓虽为小姓,亦不失源远流长。北宋钱塘儒生编撰之《百家姓》,最初所载只有411姓,而第306姓即为“璩”姓。琚应为近代某些历史原因,人们对璩的误写。影响颇广,大都写璩为琚,但音仍为璩,故经常为琚璩通用。
聚居有:河南、山西、湖北、浙江、安徽、河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等
附一:蘧公伯玉小传
蘧公伯玉,名瑗,今长坦县伯玉村人,生卒不详,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与善者,于齐晏婴,于郑子产,于卫伯玉。孔子几次适卫,多居蘧伯玉家,可见孔子与伯玉相交之厚。伯玉笃行不倦,慎德深思。一次,他使人到孔子那里,孔子问:“夫子(指伯玉)何为?”对曰:“夫人欲寡其过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既赞伯玉之德,亦赞伯玉其使者。《论语》孔子赞:“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淮南子·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确是一位求进甚急而又善于改过的人。《了凡四训》载:”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
蘧伯玉贤名闻于遐迩,人们十分敬重他。卫国大夫史鱼深知蘧伯玉的才能与人品,多次向卫灵公举荐,但灵公不听。史鱼临死采用“尸谏”的办法力荐蘧伯玉。他告诉儿子:“我在朝不能举荐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我死后,你不必将我的尸体‘治丧正堂’,可以置于窗下,等灵公问起来,再将实情告诉他”(古人称这种方法为“尸谏”)。史鱼的儿子按照父亲的遗言去办。卫灵公前来吊唁,对尸体置于窗下非常奇怪,史鱼的儿子就将父亲的话转告灵公。灵公醒悟道:“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启用了蘧伯玉。
孔子听到这件事,对史鱼和蘧伯玉都很赞赏。他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意思是说:史鱼真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射出的箭一样刚正;国家无道,也像箭一样刚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国家无道时,把正确主张收起来辞官隐居。
蘧伯玉当政后,仍旧十分谦虚。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在宫中夜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宫又响起来。南子说:“这一定是蘧伯玉的车队从此而过。”灵公问道:“你怎么知道?”南子说:“君子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声音,那是车的主人让车夫下车,用手扶着车辕慢行,怕车声打扰国君。我听说蘧伯玉是一位很有道德操行的君子,所以我才敢断定过去的是蘧伯玉。”卫灵公事后派人打听,果然是蘧伯玉。
蘧伯玉协助卫灵公把卫国治理得日益强大。晋国大将赵简子原想讨伐卫国,派人到卫国探视。探视的人返回后,告诉赵简子:“蘧伯在卫国当政,不可以加兵。”赵简子马上取消了攻卫计划。
蘧伯玉谦虚谨慎,他经常反思自己,“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他又经常鞭策自己,《庄子•则阳篇》记载:“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意思是说他年已60还能与日俱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蘧伯玉墓早在汉代就有一定规模。东汉文学家班昭曾作《东征赋》,其中有“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之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的诗句。唐代开元37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为“卫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为“内黄侯”,在长垣建祠对他进行祭祀。祠建在墓前,祠内有“君子堂”“及圣堂”“知非轩”“寡过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