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罗近赞 罗房瑞 罗乐尧 罗褒遥 罗颖嘉 罗谦盼 罗蔚荣 罗岳晾 罗耿翼 罗曲明 
罗川津 罗洋淮 罗静帆 罗圣会 罗责彪 罗亭季 罗君众 罗源章 罗家匀 罗彤树 
罗珑峦 罗约根 罗崇磊 罗编佑 罗 南 罗尔万 罗裔维 罗理丞 罗纯锐 罗负民 
罗尔昱 罗健彪 罗堂柏 罗亚有 罗荷郁 罗 家 罗萌峰 罗 睦 罗努皆 罗艺荔 
罗民誉 罗亿丰 罗荔裕 罗洋宇 罗梨耀 罗政伍 罗沪宏 罗跋焕 罗毅封 罗利班 


罗替叔 罗 溢 罗民棠 罗经震 罗基皆 罗星夕 罗川东 罗枝秩 罗剑爽 罗 夜 
罗淦强 罗维龙 罗知翔 罗杰溢 罗偌国 罗户路 罗义曲 罗毖亿 罗可朗 罗泛捷 
罗克龙 罗苞伟 罗盼敦 罗悟欢 罗勤池 罗河克 罗星毕 罗祖凉 罗弘茁 罗科财 
罗贵若 罗士川 罗政心 罗全夕 罗秉泽 罗翼仔 罗农友 罗智恒 罗佑禄 罗雪进 
罗风会 罗禄圣 罗淡偌 罗益豪 罗朴仁 罗望贤 罗可菁 罗梨弘 罗飞修 罗毕盼 
罗备伯 罗荔建 罗迅郎 罗钱甫 罗茗察 罗 忠 罗东湖 罗超管 罗 满 罗棋顺 



罗锵康 罗继鼎 罗根玄 罗天天 罗友妙 罗伟其 罗赫嘉 罗羿勤 罗琰鑫 罗柏夕 
罗应安 罗夜嘉 罗 吉 罗平鸿 罗醒海 罗兆勤 罗华争 罗鹏申 罗泽弘 罗方培 
罗 昼 罗皓早 罗鸿勇 罗临勇 罗男宙 罗静鑫 罗发仲 罗度亮 罗轮星 罗耿昕 
罗代鲜 罗记琢 罗赋佳 罗赫晨 罗愈彩 罗笔立 罗铮峥 罗羚缘 罗舱钧 罗善山

罗缓钧 罗愿满 罗书佟 罗具太 罗兼维 罗修杭 罗羚敦 罗祯杰 罗道睦 罗逻德 
罗玻曙 罗闰辉 罗斐泽 罗甫潮 罗资风 罗持榕 罗诞会 罗彦颂 罗文福 罗幅勤 
罗谚富 罗若朋 罗脉榕 罗匡润 罗谦祥 罗安军 罗颢圣 罗 刚 罗霖汝 罗粟汐 
罗 埂 罗坤季 罗丛彪 罗康伯 罗负汐 罗梨鹊 罗兢薄 罗忠诚 罗尚昇 罗剑尧 
罗财灵 罗范镜 罗宏贡 罗遥锦 罗 研 罗 扁 罗昂兴 罗蔚翘 罗 昼 罗启仲 
罗 东 罗康强 罗谦岩 罗艾吉 罗烈孝 罗冬庸 罗 儒 罗飞耿 罗德泽 罗宁海 
罗岩清 罗瑁翀 罗來山 罗连尚 罗 伟 罗傲枝 罗亮经 罗良舟 罗跃蔓 罗鼎岚 
罗申湃 罗 高 罗赋智 罗丛愈 罗中汐 罗齐礼 罗巩凌 罗灶宪 罗虎祥 罗睿釜 
罗龄锦 罗亿培 罗淼房 罗开中 罗烨同 罗宜昌 罗忠仲 罗 幼 罗博岩 罗庚羽 

罗等彪 罗强鸿 罗辰策 罗琅翔 罗弄善 罗余卓 罗潇舟 罗驰栋 罗键荣 罗 远 
罗季菲 罗锐风 罗键章 罗章圃 罗育俭 罗昌萌 罗涣满 罗里鲜 罗川叙 罗爽新 
罗 帮 罗鲜振 罗晤修 罗振固 罗锵越 罗越俊 罗毕聪 罗钢甜 罗祖昭 罗 楷 
罗永全 罗眺翀 罗拓昌 罗钊遥 罗晾昌 罗粟名 罗嘉边 罗聚男 罗焯贵 罗埂尉
 
罗颖耿 罗 淼 罗中润 罗当皓 罗良庆 罗沧学 罗泽牡 罗壁悦 罗易高 罗瑶誉 
罗凉铿 罗 珍 罗广千 罗铿德 罗曼连 罗昱麟 罗察溢 罗健骞 罗毓洋 罗尚键
罗品冠 罗朗胤 罗节睿 罗策悦 罗仁富 罗 刚 罗灵舒 罗必宜 罗荐昌 罗杰伟 
罗廉佟 罗烈焱 罗金银 罗剑潇 罗修瑁 罗琰翔 罗庚共 罗泰锡 罗穗锵 罗杰魁 
罗明威 罗理家 罗蒙书 罗旺沛 罗边甜 罗烈常 罗瑁舒 罗谦跃 罗功辉 罗等艾 
罗仲添 罗遍咏 罗质淦 罗藏昕 罗讯进 罗甜妙 罗坚华 罗慕昌 罗誉杜 罗昇百 
罗漳前 罗摇昆 罗渊湖 罗贵言 罗熙艾 罗 招 罗匀彩 罗睫白 罗庚淳 罗诞茂 
罗升诚 罗鹤彩 罗曙鹏 罗哲宪 罗瑜淦 罗灵桦 罗洪骏 罗努新 罗季染 罗帅颂 
罗超环 罗昼顺 罗润杜 罗 元 罗茁如 罗 琪 罗彬灶 罗冲亮 罗和逊 罗顺贡 
罗毖苞 罗莉细 罗常易 罗澄羿 罗汐蒙 罗禄蒲 罗尹书 罗健寒 罗敛睿 罗琰瑞 
罗波遥 罗生牡 罗凉震 罗昆润 罗端威 罗功祯 罗嘉纳 罗伯博 罗杰炳 罗军元 
罗 哲 罗海承 罗炎邦 罗 广 罗云桂 罗畅坤 罗良宇 罗舜白 罗锐昼 罗君鸿

 
罗露乔 罗匡贤 罗 绍 罗 寒 罗燃晨 罗铿方 罗晾滔 罗办跋 罗穗晨 罗革辰 
罗段祥 罗竹遥 罗雨巩 罗仁博 罗敬艾 罗伴佳 罗泰班 罗互秋 罗讯勇 罗耀帅 
罗才火 罗弘萌 罗琪裕 罗遍腾 罗细向 罗 巩 罗岩南 罗聪佛 罗祯书 罗薄运 
罗升英 罗轩畅 罗冠庆 罗诺幸 罗轮静 罗亚义 罗继滨 罗堂昼 罗基均 罗克骋 
罗磊均 罗操有 罗楠贤 罗 基 罗醒伯 罗忠才 罗贵攀 罗粟麟 罗知邦 罗羽淦
 
【LUO】罗姓女孩儿宝宝取名--起名参考大全!!!
罗贞眉 罗苑兰 罗耿正 罗素帧 罗妍碧 罗家姣 罗楠环 罗 裔 罗替汶 罗心晓 
罗惠京 罗想佳 罗聚霞 罗持妮 罗丹春 罗谷雪 罗阳夷 罗岚淑 罗蔓琬 罗会璐 
罗建妤 罗任徽 罗仰瑞 罗妙璐 罗茵颐 罗恬惠 罗河楚 罗逸兰 罗风遥 罗泽慧 
罗荷徽 罗森惠 罗竹雪 罗荷惠 罗英芳 罗苹霏 罗连媛 罗文琴 罗卓纯 罗斗花 
罗艺晓 罗凉冰 罗妹蓓 罗飘风 罗梅粟 罗誉舒 罗天菲 罗百雅 罗淑蕊 罗华秀 
罗琅叶 罗鸿晓 罗姬姣 罗昀萤 罗慎薏 罗效菊 罗华娟 罗卫碧 罗鑫晴 罗璐君 
罗杭婵 罗榕若 罗梅慧 罗述荔 罗诞盼 罗霞祈 罗军蔓 罗薏薇 罗幼玲 罗篱妃 
罗榕璐 罗起曲 罗巧碧 罗素娟 罗媚薏 罗拥影 罗蕾静 罗艳静 罗 芳 罗巧雪 
罗裕恋 罗嘉紫 罗育贤 罗嫦薏 罗跋昀 罗薇燕 罗翠晓 罗并芳 罗玫叶 罗鑫珍 
罗衍巧 罗来霏 罗颖菊 罗聚蕾 罗姬粟 罗满妮 罗虹锦 罗静玫 罗诺群 罗树惠 
罗俯璧 罗满丽 罗静影 罗淑丽 罗裳惠 罗齐萍 罗绚雯 罗滕卿 罗龙璐 罗丽蕾 
罗诞贤 罗雨薇 罗谱雪 罗守巧 罗玥芸 罗芸满 罗 蕾 罗颖珍 罗安昀 罗津培 
罗文贤 罗淡晶 罗沛晓 罗忻蓓 罗屏徽 罗伊英 罗瑄惠 罗枝泳 罗玉倪 罗贵儿 
罗倪叶 罗永华 罗媚卉 罗薇满 罗玫春 罗菊淑 罗鸿美 罗春竹 罗碧春 罗献柳 
罗巧茹 罗河香 罗钰惠 罗桦英 罗玉碧 罗琴良 罗裳银 罗亚梅 罗启枚 罗毖瑶

罗望燕 罗慧华 罗尧琬 罗汝聪 罗琴曼 罗茹桂 罗仪春 罗英娟 罗茂芙 罗淦静 
罗莎爽 罗必飘 罗加梅 罗娟瑶 罗茹莉 罗可若 罗兵凤 罗悠方 罗窍兰 罗凡娥 
罗芷玫 罗华可 罗妹环 罗丹冬 罗良妃 罗怀诗 罗 玛 罗薇儿 罗孝惠 罗谚美 
罗方素 罗护楚 罗良英 罗弄霄 罗澄惠 罗兢姣 罗荐芳 罗睿惠 罗挺澄 罗芳丽 
罗姐婷 罗会姬 罗皆娟 罗淳爱 罗容蝶 罗慧美 罗玟玫 罗负佳 罗山茹 罗羡梦 
罗哲秀 罗 红 罗记蔓 罗泽妍 罗霏懿 罗仁菊 罗定慧 罗登满 罗妮雪 罗华明 
罗应美 罗幼霄 罗茂柔 罗汐牡 罗驹蓓 罗帛莺 罗 妮 罗华媚 罗聪惠 罗鹊慧 
罗华冬 罗旖薇 罗惠焕 罗耙秋 罗景姣 罗风方 罗楠衷 罗琦菲 罗妃惠 罗妡倪 
罗僖雯 罗安秀 罗幸若 罗 虹 罗存媛 罗帜蔓 罗甫梅 罗惠美 罗录媛 罗媛桃 
罗贞贞 罗静毓 罗玄乔 罗毅宁 罗律荷 罗阳华 罗庭丽 罗春柔 罗桂晓 罗逊妞 
罗妮淑 罗少美 罗边美 罗窍燕 罗凡晓 罗继斐 罗迈婷 罗滔娴 罗北紫 罗敞娜 
罗汉茹 罗裳军 罗火阳 罗寒霏 罗玲杏 罗党青 罗知苗 罗牵满 罗谊秀 罗竹鹃 
罗雅谚 罗娟瑞 罗雅妃 罗褒卫 罗兴芬 罗蕊爱 罗雨慧 罗荃蓓 罗宁咏 罗佟晓 
罗竞金 罗道园 罗规莺 罗尧桃 罗仓茨 罗 玉 罗谦曼 罗偌远 罗晓俪 罗娟琪 
罗芸美 罗容晓 罗韦雪 罗桦娅 罗京瑜 罗晾瑗 罗川连 罗杏霞 罗妍俐 罗琴爱
罗宁泳 罗瑄碧 罗嫡懿 罗梅媛 罗惠映 罗华茗 罗贵同 罗真蓓 罗蓝丽 罗沛春 
罗琬鸣 罗穗英 罗蕾蔚 罗璐静 罗羿谰 罗澄恬 罗霏纨 罗甜淑 罗瑾娴 罗融嫦 
罗牡惠 罗满静 罗谷梅 罗娴好 罗倡友 罗荡晓 罗凉杏 罗源梅 罗帅巧 罗北彩 
罗希龄 罗沛玉 罗灼结 罗冷妡 罗友楠 罗 蓓 罗屏美 罗俐茹 罗嫦鹃 罗佑萤 
罗育妤 罗瑗妍 罗尧淑 罗妡颜 罗琴芝 罗孝方 罗睫燕 罗正菲 罗始花 罗满芙 
罗庚巧 罗雪龄 罗若芹 罗真颜 罗丽玫 罗召筱 罗桂菏 罗淑碧 罗琢玉 罗宣静 
罗 静 罗惠洋 罗清淑 罗 嘉 罗薇寒 罗静英 罗嫦丽 罗逻楚 罗轮玥 罗庚聪 
罗 怡 罗桦美 罗 娜 罗弘静 罗量倩 罗仙惠 罗廉巧 罗牡笑 罗宁美 罗妃女 
罗登凝 罗贞梅 罗华霞 罗毓立 罗山瑜 罗萌楚 罗素惠 罗双荷 罗倪妃 罗雪毓 
罗美芹 罗爽美 罗舒荷 罗 圆 罗青纯 罗贞柳 罗丽媛 罗尹纯 罗若婉 罗苑嘉 
罗竹露 罗户晶 罗荣菊 罗青方 罗 飘 罗园向 罗负永 罗霄奂 罗惠迎 罗芳芸 
罗 彩 罗楚越 罗芸宜 罗有春 罗程衷 罗冶乔 罗宝涓 罗广焯 罗恋澄 罗 园 
罗静霏 罗纪柳 罗琅惠 罗若秀 罗财旖 罗继婉 罗妹懿 罗利云 罗 阳 罗祯秀 
罗宁卓 罗并菊 罗婾媛 罗忻钻 罗杭婷 罗蔓丽 罗雪灵 罗 岚 罗巧颖 罗俊丽 
罗襄冰 罗缨静 罗 幼 罗冰妃 罗欢玫 罗叙莹 罗屏梦 罗欣雪 罗南黛 罗淑玫
 
罗姓的历史  重视姓氏与族谱是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东亚国家的共同社会文化现象。韩国人的姓氏用汉字表示,也有罗姓。目前《中华罗氏通谱》的编纂正在进行,我想就韩国的罗氏与修谱问题作一介绍,或许对大家有些参考的价值。
一、韩国罗氏概况
2001年9月到2002年8月,我受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的资助,在韩国从事一年学术研究。我的研究题目是“朝鲜族谱研究”,因此有机会搜集韩国族谱资料,思考韩国的姓氏与修谱问题。受《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罗训森先生的委托,我同韩国“罗州罗氏中央宗亲会”进行联系,并查阅韩国罗氏的族谱。下面介绍我所了解的韩国罗氏情况。
韩国的罗氏有两大支:罗州罗氏与锦城罗氏。
(一)先说锦城罗氏。关于锦城的名称,1987年版《锦城罗氏大同谱》卷一《建置沿革》引《舆地胜揽》记载,罗州本百济发罗郡,一云通义,新罗时称锦山郡,一云锦城县。高丽太祖时改称罗州,成宗时统合艅艎等八县和终南等二县及居平七部曲,属于罗州,李朝因之。又按丽史,则太祖率舟师攻锦城郡拔之。击取十余郡县,仍改锦城为罗州。
关于罗氏的姓氏,《锦城罗氏大同谱》卷一《姓原考》引辛卯科举人罗甫芳所记,说罗氏本祝融氏后裔郧姓,春秋时周平王十二年封罗国。又传至九十世学公,国被吞并,止存一人。传至百零二世,珠公在汉初事高祖有功,封于豫章郡,是为豫章罗氏。自珠公传二十九世宏辅公迁往骨出国,系唐代人。三十三世有寅公,生五子,皆贵显,乃唐末时人。遭黄巢乱,徙往各处,中国之罗皆一本。
关于锦城罗氏的世系与祖先,《锦城罗氏大同谱》卷一《先系考》记载,罗至强:尚书左仆射、兼侍中侍郎、御史中丞大夫、黄州团练副使、按全州致讨司马事,本中国人,事唐太宗,忤于征高句丽廷议。一云黄巢之乱,未详。就是窜于东国,泊舟于发罗县定居。后仕新罗为左丞相。按嘉靖谱,则公以上有讳德富者,汉宣帝时与二弟德宪、德功,东至马韩始居。至数十世,有讳长彦,复入中国,事晋孝武帝,为中书令。其下七世,皆仕中国,俱有讳与官衔,而以公序为八世,复东来。然其官爵之称,相左于历朝百官志,则上古之事未可考信。而公之为东方之罗初祖明矣。《先系考》在罗至强之后罗列了14位祖先的名字,最后一位是罗聪礼,名字以下的按语说,至强公以下家乘失系,只书讳与官衔,而计其年代则似无遗失,而未有考实,故自公始得修系年代,系承昭明于史乘,故以公起为一世。
《锦城罗氏大同谱》卷一还有锦城罗氏的著贯分迁记载,《著贯》说,唐时讳至强窜于东国,泊舟于发罗县,即今罗州,后为新罗为左丞相,子孙世居于此。《移贯》记载,锦城:英祖戊申崇大凶逆之变,为避一网之嫌,以先世封君之义和锦城为罗州之古号,移贯锦城。《分贯》记载高丽时天瑞、元瑞、光佑分迁安定、军威、寿城。
从罗氏世系图可以看出,罗聪礼十世孙允有四子,其中的天瑞、元瑞、文瑞分别形成安定、商山、军威三派。罗聪礼十四世孙纬有四子,其第二子光佑为寿城分派之祖。
关于锦城罗氏始祖罗聪礼,据《锦城罗氏大同谱》卷一记载:“先祖罗聪礼,初讳宗礼,姿相雄伟,英勇多智,有文章。早年登第为翰林,间习弓马,惠宗元年甲辰御北边有功,翌年诛王规。丽定宗二年与朴守卿削平内乱,赐三韩一等功臣之号,官壁上三重大匡辅崇禄大夫,封锦城府院君。命三日一朝,见《东国史略》。按嘉靖谱:公以上有先系十数位,只书讳与官衔。而家乘失系,未有考实,不得上达。自公始得修系,故以公起一世。允为东方罗氏之先。又按:丽史公十世孙怀远大将军讳裕,传及十一孙良节公,讳益禧,李益斋臣。”
总之,锦城罗氏始祖罗聪礼以及罗裕、良节公罗禧是高丽时期的人物,见于历史记载。罗聪礼以前的历史不清楚,传说来自中国,追溯至唐代的罗至强以至汉代的罗德富。罗至强生活的时代有唐太宗和唐朝末年两种说法,他又是罗长彦的八世孙,而罗长彦是罗德富的数十世孙,这样的说法难成信史,所以大同谱说“然其官爵之称,相左于历朝百官志,则上古之事未可考信”。不过还是认定罗至强“为东方之罗初祖明矣”。锦城罗氏本贯(相当于中国的地望,即始居地)罗州,后改用罗州旧称。他的四大支派之分,从高丽后期开始。
 
罗氏起源  查看文章
关于罗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妘"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据《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鄢、郐、路、逼阳、鄅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官(掌管民事),后人尊为火神因有攻,能光融天下,帝喾便命曰祝融。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到了周朝的时候,有子孙被封在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称为罗国。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长江沿岸的枝江县),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长沙,遂以国名"罗"为氏。
  出自他族或他姓加入。一是,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实行汉化,将原鲜卑族复姓多罗氏、叱罗氏皆改为汉字单姓罗。二是,唐代,西突厥(游牧于今新疆大部分和中亚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可汗斛瑟罗归附长安,留居中国,其子孙以"斛瑟罗"为氏,后简为罗氏。三是,赖氏族人也有在春秋战国之时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的。四是,清代爱新觉罗氏中有的也改姓罗。


*****地(迁徙分布)

罗国传至24世万通时,被楚国所灭,万通与次子苍噩逃至襄阳黄龙洞避隐,其长子芳噩逃往四川。周显王时,有31世罗乘迁往枝江,其孙罗守陇自枝江迁至今湖南长沙。40世罗君用次子罗珠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山,为豫章罗氏一世祖。唐昭宗时,罗珠28世孙罗景新迁往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31世有两支分别徙居广东大埔、兴宁。45世罗尚立,元代由虔州迁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明代又迁往上杭县扶阳,其子罗新松徙广东梅州。另外,罗国亡国后,罗氏有部分人从滇南、滇东迁入湄南河下游,融入泰族;迁入四川的有一部分定居阆中,后成为板楯蛮七姓之首姓大族,有的融入土家族或彝族;还有一支迁入贵州东部、南部,融入布依族;迁到湘南的,有的融入瑶族。隋唐以前,除上述地区外,罗氏还分布于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等省的一些地方。唐高宗总章年间,有河南罗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在福建安家落户。自清代开始,居住在广东梅县、大埔、及福建宁化等地的罗氏,曾多次向台湾迁徙,还有一些人迁往南洋的文岛(印尼)等国家。其中,祖籍广东嘉应州梅县石扇堡的罗芳伯在西婆罗洲(今加里曼岛)建立了一个共和制的兰芳国,实行"兰芳大总长制",立国时间达108年(1777--1885)。
罗氏,在台湾是个较为普遍的姓氏。台湾的罗姓,来自福建宁化。主要集中居住在苗栗和新竹两县,其他各县市也散居不少。台湾的罗氏与北方的罗氏是一脉相承的。

堂号
  "尊尧堂"、"豫章堂":罗氏郡望豫章。宋朝时候,豫章人罗从彦是大儒陈颐、程颢的再传弟子。他谨慎地遵守老师的教训,隐居不愿做官,传朱熹的理学,著有《尊尧录》。人们称他"豫章先生"。


历史名人
  罗贯中: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今山西太原人。他一生相传作过"十七史"演义,现存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其中代表作《三国演义》(简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罗 聘:清代著名画家,为江苏甘泉(今江都)人。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其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人称"罗家梅派"。
  罗 存:画家,今河南开封人。喜作小景山水画,极有韵致,时人评价他的画作,"披图便知登高望远,鱼鸟往还,浩然有江湖之思"。
  罗 隐:唐代文学家,余杭人。所作散文小品,笔锋犀利,鲁迅谓其所著〈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
  罗 邺:唐代诗人,余杭人。有"素有英姿,笔端超绝"之誉,号"诗中虎",为唐代"三罗"之一。

 
得姓始末

     罗,出自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指出:“祝融之后,妘姓国,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长沙,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姓氏考略》:“世本,熊姓,广韵,本自颛顼末胤,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通志氏族略》:“罗国之后,一曰祝融之后。”《魏书》:“破多罗氏,斛瑟罗氏,叱罗氏,皆改为罗氏。”

  从以上这些记载看来,罗氏是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是颛顼帝的儿子,祝融的后裔,到了周朝的时候,被封于宜城,称为罗国,当时的宜城,就是现在在湖北省的襄阳,在汉代曾被置为宜城郡。后来,由于该地为楚国所有,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于枝江(今湖北省枝江县),至周末定居于湖南长沙,最后还繁衍到现今江西的南昌一带,成为长沙和南昌两地的望族。   唐代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曾经提到罗氏是一个“妘姓”国,所谓“妘姓”,就是历来姓氏学上用以表示源自祝融氏的一个古姓,据《说文通训定声》的记载,鄢、郐、路等姓,都是古时的ㄆ姓国,则论起家世渊源来,罗氏与这五个姓氏,自然也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
  始封于周朝初年的罗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子孙才“以国为氏”的?根据史书的记载,其始封于宜城,是在周武王得天下后大行封建之时,到了距今约2200年前的春秋末期,宜城为当时的强楚所并,子孙失国南迁,才开始以罗为姓的。

                                  

                                   入粤罗氏
    据《广东通志》载,远在汉朝时期,广东已有罗氏的足迹,其中罗威者,字广仁,番禺人,事母至孝,天寒时先以身温席。事绩《广东通志》有载,惜缺世系源流。又:干宝《搜神记》卷十一第二十五条载:“罗威,字德仁。八岁丧父,事母性至孝。母年七十,天大寒,常以身自温席,而后授其处。”
    据族谱载,罗昌儒者,江西吉安人,为唐僖宗年间进士。昭宗时为广东循州(龙川)刺史,值战乱道路梗阻,遂卜居兴宁罗岭(今宁新镇长陂岭),筑望先楼以居,其抒怀诗云:“明朝拜命刺循州,桑梓轻离不自由;一片丹心忧国难,两行眉皱望乡楼。”思乡情深,跃然纸上。其孙清臣生孝忠,孝忠生居敬,居敬生孟郊。孟郊于宋仁宗戊辰科中式进士,累官至谏议大夫、掌制诰。北宋末年时,国势危殆,吏治大坏,孟郊乃策动大学生陈东等上书,指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为六贼,说“六贼异名同罪”,请把他们处死,“传首四方,以谢天下。”结果,王黼、朱勔、李彦、梁师成、蔡攸、蔡翛七人被处死,蔡京在流放途中死于潭州。使人心振奋,濒于灭亡的北宋,又显出了一线转机。罗孟郊亦因之而声名大振。
    南宋初,又力斥“议和”之非,为宋高宗赵构、奸相秦桧所忌,被贬至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卒贬所,年六十二,天下冤之,有传。


                            罗贵与南雄珠玑巷

  罗彦瓌,(“瓌”字通“瑰、环”),字彦环,名威,号宝兆,别字南庄,他在建隆元年(960)“陈桥兵变”中,是襄助建立北宋王朝的关键人物,历领武信军、彰德军、安国军节度使,开宝二年(969)卒,时年47岁。据族谱载,彦环公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见微知著,乃迁居南雄珠玑巷,是北宋豫章罗氏入粤南雄的始迁祖。
    彦环生一子元佑,领封镇国将军。元佑生子:文达、文启。文启为南雄府学廪生,任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教谕,生子:纯德、纯义。纯德生子:维业、维基。维基,南雄府学廪生,任福建省福州府古田县宣教儒林郎,生子锦裳。锦裳生子:贵、赉。


    北宋年间,大庾岭已取代湘桂走廊和骑田岭而成为迁徙广东的主要通道,《浈水馆记》载:“故之峤南虽三道,下浈水者十七八焉。”而地居交通要冲的南雄州保昌县(今南雄市),便成了各地移民南下广州的中转站。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4)广州(含珠江三角洲全境)有143261户,占同期广东全境21州军总户数575937户的25%弱。到南宋初及南宋末年,为逃避金兵、元兵,更有大量的各地移民相继南迁到广州各县,“辟地以种食”(黄慈博:《珠玑巷民族南迁记》)。

    1998年出版的《罗氏源流》序言亦云:“自北宋至元初这200多年间,由于天灾兵燹等原因,南雄珠玑巷人陆续南迁到广州、南海、中山、顺德、番禺、东莞、新会等地,先后达130余次,其中宋绍兴元年(1131年)以罗贵为首的98家37姓大规模南迁为最著。”香港罗氏宗亲会主席、广东省政协常委罗景云先生也在同一书中的序言中云:“罗贵挺身而出,毅然率领37姓98家履险南徙,各安居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罗贵一家卜居于冈州朗底(今新会良溪),至今880多年,子孙蕃衍,播迁广东、广西、海南诸省,港澳台以及海内外各地,庞然三百余支近百万众,蔚为南国望族。”

                                   鹤山罗姓源流

    据开平县月山镇罗氏族谱载,罗贵次子慎之生八子:冈、衡、蜜、恺、岳、渎、嵩、湖。

    三子蜜公,号纯宥,南宋赐进士,文林郎,授山西太原府新兴县知县;其子纹公,进士,翰林院编修。纹公次子瑞照,贡生(文学明经)。密公偕同恺公第六子元麟公,由新会良溪迁居开平县月山镇罗村。
    恺公生子怀奇、怀德、元熊、元龙、元凤、元麟;怀奇迁居肇庆砚州;怀德初迁肇庆砚州,再迁英德九龙镇金造村,丁繁族旺,世泽彝伦。本地有四万余人;外迁三万余;合计约七万余人。
    蜜公与元麟公在开平县月山镇繁衍发展,至今已历二十余世,今约有人口四万多人,其中二万多人分迁海外在南亚及香港等地。

    开平大罗村族谱记载,蜜公七世裔孙时荣,迁居鹤山宅梧镇布尚里;时遇,迁居鹤山宅梧镇荷村;十一世裔孙荆济,迁居石版、朝石、塘口;荆轩,迁居石版;罗素,由南塘迁居阳江;梅兴,迁居南塘、锦州、锦华;廷实、南浦、乐畴兄弟三人,俱迁居南塘、锦州;十二世绮翁;迁居龙安;性朴,迁居塘口、金居;冬泽,迁居塘口;君晃、君实兄弟二人,俱迁居石版;君城,迁居石版、岗凹;承恩,迁居南塘;园隐、契山、宗永兄弟三人,俱迁居南塘、锦州;十四世北屏,从石版迁居金居楼凹。

    但《鹤山荷村族谱》另有一说,其谱载,慎之三子密公,字纯宥,号肇基,南宋乾道四年(1168)登进士第,授山西大原府新兴县令,生一子;华熙,原名纹,字汝辑;汝辑生二子:思济、用光;用光公,原名衍,字瑞照,号用光。思济生一子:时宜;用光生二子:宏先、元炳。宏先,名大振,字丕显,别字相文,号宏先;生三子:重德、重贤、重厚。元炳,生四子:重简、重清、重文、重举。
    宏光房五世重德,生六子:桂苞(迁居布尚村)、桂秀(迁居大坡村)、桂馥、桂彩(原居罗村厦坊是其子孙)、桂胄(即叔太翁,迁居荷村,为荷村始迁祖)、桂锡(出继姑丈陈解元)。
五世重贤,生一子:桂茂,迁居开平县罗村石版。五世重厚,失考。
元炳房五世重清,生二子:桂林、桂枝;俱迁居开平县罗村洲。重简、重文、重举三人俱失考。
六世祖桂胄,名叔大,字桂胄,号汝霖,乃重德公五子,原居开平古博都罗村乡,于南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迁至云浮县双都,以其形似荷花,遂改称荷花村。生三子:朝服(早丧无嗣)、永华、永昌。
    七世永华,桂胄长子,生二子:秉德、德相;
    七世永昌,桂胄次子,妣简氏,生三子:可舒、达舒、景舒;又在顺德经商,于该地继娶一妻,生一子:发舒。永昌公于顺德病故,发舒葬公于顺德,子孙昌盛;可舒等兄弟三人仍留居故土。
    自迁居荷村,埀今七百多年,历传二十多世,丁口茂盛。期间,秉德房绳昌,迁居怀集。十八世仲和,于清雍正初年创立鹤山县城时,公变卖家产,捐巨资助建县城,雍正十二年(1734)县令黄大鹏亲书“饮和食德”匾其家,今仍存本村翠林祠。
按:该谱慎之三子密公等名讳及其后世子孙与罗鸣銮《罗氏族谱》、《豫章罗氏源流考》等谱皆大相迳庭。(*****)



    今鹤山罗姓主要分布在宅梧荷村、布尚等地,为宅梧镇大姓之一。

    鹤山另有客家罗姓一支,是清康雍乾年间由粤东迁来的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