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楹联典故:1.四言通用联:
忠贤将相;道德名家:此联为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公园包公祠联。包公祠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祠祀北宋包拯。
芝堂映瑞;栋干垂辉: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泾县人包整,少年时嗜学仗义,义聚八十余年。其书屋曾产灵芝,于是命名为“芝堂”;因家藏书万卷,又名“万卷堂”。下联典指北宋合肥人包拯,字希仁,天圣年间进士,仁宗时任监察御史,曾建议选将练兵,来防御契丹。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为民刚正,执法严峻,权臣贵戚也都畏他,知开封府时,民间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说法。著作有《包孝肃奏议》。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作为封建清官的典型。有人写诗赠他,有“秀干终成栋,精铜不作钩”句。
经传储贰;望重集贤:上联典指东汉会稽人包咸,字子良,少年时为诸生,在长安跟从博士右师细君学习《鲁诗》、《论语》,官至大鸿胪。“储贰”,指太子。下联典指唐代吴兴人包融,有才学,由制科(朝廷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由皇帝称制诏提出问题,亲自策问,对录取者优予官职)登第,官至集贤学士。与诗人贺知章、张若虚及书法家张旭齐名,号“吴中四士”。
 
2.五言通用联: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全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著名清官包拯(公元998~1061年)《书端州郡斋壁》诗联句。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天圣进士。初因父母皆老,故朝廷授官,坚辞不就。及双亲亡,方出任地方官。他清廉明断,颇有政绩。旋升监察御史,主张练捕选取将,加强边防,反对岁赂契丹。后历任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又知江宁(今江苏南京)、开封等符。在朝时,数论斥权幸大臣,上书仁宗明听纳、辨朋党等,在地方执法严峻,平冤狱、抑豪强,故贵戚宦官无不惮惧,民间称之为“包待制”,京城内传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后官至枢密副使。有《包孝肃奏议》。
秉政清廉第;执法严峻家:此联为包氏宗祠“刚毅堂”、“清河堂”、“孝肃堂”通用堂联,全联典指北宋包拯。
 
3.七言通用联:
深柳依然读书处;花香不改旧时墩:此联为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公园包公祠联。包公祠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祠祀北宋包拯。
 
4.八言以上通用联:
尽交天下贤豪长者;常作江山烟月主人:此联为清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自题书斋联。包世臣,字慎伯,号倦翁等,安徽泾县人。嘉庆举人。备得古人执笔运锋之奇,好兵家言。有《安吴》四种。
豪滑畏威,阎罗比峻;节妇守义,膢子归宗: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包拯执法严峻,豪宦畏之,京师人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下联典指包拯子包繶卒,妻崔氏守节不嫁,先是包拯有妾被逐,生子綖,崔氏暗中抚其母子,繶殁后,乃使綖归宗。
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此联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自题联。
抗疏表清风,名标北宋;谈经综鲁论,位镇东京:福建省屏南县屏城乡凤溪村包公殿。屏城乡上凤溪村,环境幽美,一条清悠的小溪从中穿过,一座二十多米长的挑梁式风雨桥横跨两岸,岸边古木葱茏,桥南靠山处有一座南方少有,屏南独有的庙宇——包公殿。包公殿是一座白墙、黑瓦,重檐翘角歇山顶的清代建筑。面积约六十多平方米,四扇抬梁式的殿堂小巧精美,古朴庄严。其后方神台上正中塑像面如锅底,双目如电。左右是两尊面目端庄的文官,两边各塑两员虎将。神台前上方是一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藻井,藻井四周镶嵌四龙八凤木雕。殿正中有两副对联,联语内容充分说明该殿供祀的乃是北宋名臣,人称青天大老爷的包拯。以此类推,左右文官中有一位应是包拯的左膀右臂公孙策,两边的四员虎将该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供祀包拯的庙宇,北方地区较多,南方较少。上凤溪村为何不建佛寺或其他神庙而独建包公殿,原因难以稽考。但多数今人之见,均认为上凤溪乃屏南包氏人口的发祥地,现该村居民中包氏占绝大多数,而包拯又是包氏家庭足以引为自豪的历史人物,因此,上凤溪人建包公殿供祀包拯也在情理之中。
宋室阎罗,笑比黄河清彻;集贤学士,名驰四杰班行:上联典指北宋清官包拯。下联典指唐代集贤学士包融。包融,吴兴人。有才名。制科擢第。与贺之章、张旭、张若处齐名,号“吴中四杰”。
有大勳于家国,元昭祀典;以正气还天地,宜系盛名:福建省屏南县屏城乡凤溪村包公殿。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