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叔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时之为姓源远流长,是三千一百多年之前的高士伯夷的后裔,但其得姓的经过较为曲折。
  商朝末期,原姜姓封国在今河北省卢龙县一带的孤竹国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周灭商后,二人“拒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其后人居住在大河(黄河中游)一带。出于二人对殷商王朝的愚忠精神之敬,周武王姬发就把伯夷的后代封在申国(今河南南阳),列为诸侯之一。
  申国,在春秋时期的周庄王姬佗九年(楚文王熊赀二年,公元前688年)被楚文王所灭,变成了楚国的一部分,而伯夷的后裔也“以国为氏”,称申氏。当时申氏家族在楚国的地位仍为显赫,嫡正一系世为公卿大夫。
  申氏家族传至楚国大夫申叔时的时候,陈国君主陈灵公妫平国*****无道,与大臣孔宁、仪行父一起与夏姬混*****通奸。夏姬之子大司马征舒知道后羞恨交加,就在周定王姬瑜八年(陈灵公国十四年,公元前599年)弑杀了陈灵公。当时,楚庄王芈旅(熊侣)正欲争霸中原,便以此为借口在周定王姬瑜九年(楚庄王十五年,陈成公妫午元年,公元前598年)率兵亲征,斩杀了征舒,然后灭了陈国。
  班师回都城后,楚庄王大摆宴席庆功,群臣们纷纷把酒祝贺,独有大夫申叔时持有异议,他认为:“大王除掉弑君的征舒,陈国人会感激不尽。但因此而灭掉了陈国,于霸业之求只会适得其反,犹如蹊田夺牛(牛踩了田里禾稼,田地主人为追偿而夺去其牛),非王道之举也!”
  楚庄王听后大悟,后悔得连连顿足,当即下令撤回军队,恢复了陈国,还立陈灵公之子妫午为陈成公。楚庄王此举果然赢得了北方诸侯的信服,为后来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此,楚国上下皆十分尊敬申叔时。
  后来,晋、楚两国为了谋求霸主地位,拼命拉拢位于中原地区的大国郑国,而郑国左右摇摆不定,郑成公姬睔此际投靠了楚国。晋厉公姬寿曼遂发兵讨伐郑国,郑成公即遣使求援于楚国,楚共王熊审立即起兵去救郑国。晋、楚两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鄢陵之战”。
  周简王姬夷十一年(楚共王熊审十六年,晋厉公姬寿曼六年,公元前575年),在楚军路过申地之时,楚军的令尹、中军统帅子反(司马子反)亲自去向已经年老的申叔时请教:“楚国这次出兵,结果将会如何呢?”申叔时指出:此际楚国的统治者“内弃其民,外绝其好”,无人肯拼死卖命。并断言:楚军必败,而子反你也回不来了。
  当时郑国派往楚国求援的使者回国后,也向郑成公说:“楚国人行军太快,经过险要的地段都不整顿部队。行军太快,兵力不稳;不整队列,阵脚必乱;看来楚军是靠不住的了。”于是,郑成公开始着手进行转向投靠晋国的打算。
  鄢陵大战之初,楚军气势汹汹,而晋军统帅分析楚军轻佻和内部矛盾多的弱点,认为楚国犯了“天忌”,晋军一定能战胜。晋国军队经过充分准备,又有逃亡到晋国的楚人提供情况分析,帮出主意。初战得胜,还射伤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公子茂也成了俘虏。双方准备次日再战,楚共王去找子反议事,而这位中军统帅竟然醉酒不醒。楚共王认为这是“天败楚也”,因此整军全线撤退。在鄢陵之战中楚军完全失败,子反醒来后愧而*****——都让申叔时给说中了。
  在申叔时的后裔子孙中,为了有别于其他家族,遂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时氏,史称时氏正宗,望出陈留郡。该支时氏正确读音作chí(ㄔˊ),今读shí(ㄕˊ)亦可,
  时氏族人大多尊奉申叔时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来的封地时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据史籍《世本》记载,上古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商王子微子启于商丘,建立了宋国,宋国公族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相传姓宋。
  据史籍《世本》记载:“时氏,子姓,出于殷。”
  传到春秋初期,宋国有个大夫名来(公子来),受封在时邑(今安徽阜南中岗)。这在《沙溪时氏家谱》、《河南南阳时氏家谱》中也有相同的记载:“时来公,宋大夫来,启公之孙,采食于时,因地受姓,始姓时。”
  周郝王二十九年(齐湣王田地十六年,宋康王子偃四十三年,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国,时邑归齐国。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齐有贤人时子著书,见孟子。”时子,战国末期齐国的贤士,名时农,号博昌,为世人尊称为时子。时子,就是宋公子时来的后裔。
  在宋公子时来、时农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地名称、尊称名号为姓氏,称时氏,世代相传至今,望陇西郡。该支时氏原读音作shí(ㄕˊ),今读音作chí(ㄔˊ)。
  本书按:
  该支时氏的姓氏读音更改时间在唐末五代初期,其原因是:
  秦、汉之际战乱,有一个叫时桂的人带着三个儿子迁到陇西郡(今甘肃临洮),隐居在皋兰山,后来这三个儿子均成为时世英雄,例如其长子时嵘就曾出任金城令(今甘肃兰州)。时桂一生修桥补路,备受当地人尊敬,曾在九十三岁受汉惠帝刘盈敕赏,成为陇西堂时氏开山鼻祖。
  过了十四代,到第十五世时浒,本居陇西郡洮河之边,后率儿子时苗从陇西郡迁到河北省钜鹿郡居住,开创了时氏钜鹿堂;其子时苗后来官封安徽寿春令。
  第十六世时苗的第二十三世孙(陇西郡时氏第三十九世孙)叫时兴邦,他在唐朝晚期从河北钜鹿迁到江苏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山东枣庄一带),官任江苏徐州牧。时兴邦生有两个儿子:时永待、时永清。时永清生一子名叫时溥(时起达),排行第四十一世。
  时溥在唐朝末期出任节度使、兵马大元帅、宰相、太子太傅,封钜鹿郡王,就是他组织*****了黄巢起义。但时溥一生的结局相当悲苦,在徐州*****而亡。灭亡唐朝第一皇朝是后梁,后梁皇帝朱温(朱全忠)原来就是时溥手下的副将,但后来朱温(朱全忠)以一方割据诸侯与时溥作交战,并击败时溥。时溥失败后唐朝最终灭亡。
  朱温称帝后,立即四处抓捕时溥的后人和相关的族人,致使该支时氏四处迁逃,并将本支时氏的读音改为古楚音chí(ㄔˊ),世代相传读至今。在今江苏省的徐州、铜山、邳州、宿迁、新沂,山东省的枣庄、滕州、曲阜、邹城,安徽省的宿州、泗县等地的各个分支共约十余万人,姓氏读音皆作chí(ㄔˊ)。
  如今在山东滕州的时家店,还流传有“猪吃食(朱饬时)一说,并且,朱氏与时氏两族关系一直不好,所以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当地政府用干脆用一块泰山石把两个村子分开,使不相往来,以隔冲突!
 
  第三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古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古有旹国,灭于楚国,子孙以国为氏。”
  古旹国,春秋中期即称临川,位于长江中游流域的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一带。夏禹时期地处扬州域,春秋时期则为百越之地,战国时期被灭于楚国。秦朝时期,南城县一带隶属于扬州九江郡,到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改九江郡为豫章郡。
  古旹国人主要是百越民族,于何时被灭于楚国,史书中没有记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从临川地区很早即有著名的屈原之历史记载来看,古旹国应当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即已经隶属于楚国了。
  古旹国被楚国所灭后,部分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旹氏。“旹”即为“时”的古体字,因而亦称时氏,是为岭南时氏一族之始,世代相传至今,望抚州郡。该支时氏正确读音作shí(ㄕˊ)。
 
  第四个渊源:源于赭时国,出自唐朝时期西域古石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
  唐朝时期,著名的僧人玄奘前往印度取经,曾路过赭时国,即“昭武九姓国”中的石国。在其整理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赭时国,周千余里,西临叶河。东西狭,南北长。土宜气,序同笯赤建国。城邑数十,各别君长。既无总主,役属突厥。”
  古赭时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瞰羯城、柘折城,Tashkent)一带,为粟特人种,即史书中记载的白匈奴民族,为大月氏人的一个分支,与今阿富汗人、巴基斯坦人的一部分先民同宗同源。
  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唐王朝以瞰羯城为大宛都督府。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封其君主莫贺咄吐屯为赭时国国王。唐开元元年~开元二年(公元713~714年),大食国(阿拉伯帝国)曾侵入赭时国。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伊捺吐屯屈勒嗣立,曾请求唐朝政府协助讨伐大食国。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莫贺咄吐屯复助唐朝政府擒获突骑施可汗吐火仙,被封为顺义王。
  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大食国的哈里发(执政者)埃米尔·纳斯尔率军入侵赭时国。唐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当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大军与大食国开战时,赭时国的王子反而投奔大食国乞兵去进攻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城),并联合大食国击败了高仙芝的唐朝大军,十万唐军将士成了大食国的奴隶,被称为“唐奴”,将先进的汉唐文化带入阿拉伯地区,如今中东地区有许多阿拉伯人实际上都是当年“唐奴”的后裔子孙。
  到了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赭时国由于不满大食国的欺压和盘剥,又投向大唐王朝,唐玄宗又敕封赭时国王子那俱车鼻施为怀化王。一直到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赭时国仍一直派遣使臣朝贡于唐王朝。
  据史书记载,“赭时国人”特别善舞,后有人“挟柘枝舞入唐”,流行大盛于唐朝都城长安内,很受欢迎。一直到宋朝时期,由赭时国人传承的“柘枝舞”仍然非常盛行。
  在赭时国人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汉化称时氏、石氏等,时氏读音作shí(ㄕˊ),世代相传至今,望出巨鹿郡。
  本书按:
  “柘枝舞”,是唐朝时期由赭时国(西域石国)传入的宫廷舞蹈,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以不停旋转和腰部扭摆为特点,节奏多变,大多以手鼓为伴奏。后来发展为双人舞,名为“双柘枝”。再后,“柘枝舞”演变为有二女童藏于莲花形道具中,花瓣开放时跃出而对舞,女童的帽子上点缀有金铃,舞时转动作声,悦耳不绝。到了宋朝时期,“柘枝舞”发展为多人组成的队舞,一般为八~十六个人。
  著名唐朝文学家、殿中丞御史内供奉沈亚之在《柘枝舞赋》中描述:
  “往者某值宴于郑卫之侯,坐与客序。乐作,堂下行舞。男女纷杂交贯,率以百品,而观者盖矍然。既罢,升鼓堂上,弦吹大奏,命为柘枝舞,则皆排目矢座。
  客曰:‘今自有土之乐舞堂上者,惟胡部与焉。而柘枝益肆于态,诚足以赋其容也。’因顾余序之,以洗客念。
  赋曰:昔神祖之克戎,宾杂舞以混会。柘枝信其多妍兮,命佳人以继态。撼隆冠之繁珂兮,披文缨于大带。跪闪举以挥獝兮,拖旋襟之襜曳;骛游思于情杳兮,注横波于秾睇。顾巧度之无穷兮,将多变而若云;扬厉唱于鼍鼓兮,俪兰露之芳津。汨旁俯以袅影兮,荡风蕖于横茵。愕兮若惊,弛兮若懒。然逴姹,翔然嫣婉。振修褎以抛拂兮,韬纤肱以糅绾。差重锦之华衣,俟终歌而薄袒。既而抑倚昂扌开,蹈节振臂。驱捷蹀以促碎,尽戎仪于弱媚。见孙律于武姓,入西河之剑气。曲响未遒,边风袭吹。闻代马之清嘶,发言禽于咏类。
  客曰:若此之状也,以郑卫而前陈,吾固知其将坠。”
 
  第五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苗族、傈僳族、畲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时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时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本书慎按:
  有的姓氏文献称在少数民族满族中有时氏,满语为Si Hala。这是错误的,在满族之中没有时氏之姓。
  在清朝时期的满洲八旗之中,确有时氏族人,但不是满族,而是汉族,隶属于汉军旗。这在满洲八旗名册记载中,与其他汉族人一样,皆明确记载其为“满洲旗分内尼堪姓”,从未将其视作“满人”。
  尼堪,原意就是满语“汉蛮子”之义,是明、清时期女真族人对汉族人的蔑称。满洲八旗之中的时氏世居沈阳,后在明末后金政权时期隶属于满洲正蓝旗尼堪包衣,且其在有清二百六十七年历史中从来就是包衣身份。包衣,就是满语“奴才、奴婢”之义。
  满清王朝有史以来就从未将汉族人当作满族人看待过,在“旗籍”绝不是在“满籍”,有着十分严格甚至是严厉的民族界限,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维吾尔族、藏族等等臣下子民,无论在复杂的政治生活中,还是在朝堂上下属的简单称谓上,一直分得一清二楚。
  时下国内出现一些怪现象,某些人为谋求高考加分或生育指标,千方百计以祖籍“在旗”为由去挖掘自己是“满籍”的由头,是否有点莫名其妙呢:您放着堂堂正正的人不去做,如今想去做谁的包衣?
 
  得姓始祖:申叔时、时来(子来)、时农。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