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柯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柯氏始祖仲雍(虞仲)是吴国的第二任君主,为周武王的叔父,与周氏、吴氏、蔡氏等为同一族系,皆出周族姬姓。
周成王会诸侯于柯山,柯相仕周为大夫,同与其会,当时指山为姓。
吴国传至柯相之下第四世孙柯卢,生于周穆王三十三年(公元前990年),袭封吴伯,为吴王第九世,在位五十九年。他为了纪念曾祖父柯相会诸侯柯山之盛典,确定本氏家族后裔正式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柯氏,尊柯相为得姓始祖,史称柯氏正宗。
因为柯卢(虏)世居济阳郡崇德乡节孝里(今河南兰考),因此与蔡氏同称“济阳衍派”。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始君姜子牙的后裔子孙,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姜姓柯氏,出自齐国始君姜子牙的子孙。
周庄王六年(公元前691年),鲁国攻卫国,夺取了卫国的柯邑(今山东东阿)。到了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齐襄公姜诸儿打着为卫国讨公平的理由,与鲁国之间展开了“乾时之战”,夺回了柯邑。为此,第二年齐、鲁两国之间又爆发了著名的“长勺之战”,结果齐军在鲁国大夫曹刿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谋下大败。
周庄王八年(齐襄公九年,公元前6*****),卫国发生了内乱,齐襄公姐姐宣姜的儿子卫惠公姬朔被卫国左右公子赶出国境,遂求救于齐襄公。齐襄公联合了宋、鲁、陈、蔡四国共同出兵讨伐卫国,诛杀了卫国的左右公子,卫惠公得以复辟。
乘此机会,齐襄公占据了卫国的柯邑,成为齐国的一个城邑。面对强大的齐国,卫惠公毫无办法,不但自认倒霉,还得感谢齐襄公。
其后,齐襄公将柯邑封给自己的一个儿子,其后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柯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期国柯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柯,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个地名,在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部,原来是卫国的一个邑,还有一个大湖,称柯泽,后为齐国吞占。在史籍《春秋·庄公十三年》中就记载:“公会齐侯盟于柯”,即著名的“柯邑之盟”。
关于“柯盟之约”,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周釐王姬胡齐元年(齐桓公姜小白五年,鲁庄公姬同十三年,公元前681年),齐襄公姜诸儿的弟弟齐桓公率齐军进攻鲁国,大军直逼鲁国都城之下,要逼迫鲁国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
鲁国的大夫曹刿对鲁庄公说:“齐国进攻鲁国的军队已到城下。现在城池即将被攻破,敌军压境,您不准备保卫鲁国吗?”
鲁庄公说:“唉!我活着还不如死!”
曹刿说:“既然这样,那么大王您就对付齐国的国君,我来对付齐国的臣子。”
到了会盟的时候,两国国君登上盟坛,两国宰相相互作揖。曹刿却手握出鞘的宝剑走了进去,在坛上逼近齐桓公,说:“城池攻破,大军压境,大王还打算进攻吗?”
齐国宰相管仲在一旁说:“既是这样,那您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呢?”
曹刿说:“希望齐国归还汶阳的田地。”
管仲对齐桓公说:“那么您就答应他吧。”
于是,齐桓公便答应了曹刿的要求。曹刿在这样的条件下请求结盟,齐桓公就与鲁国缔结了盟约。签定盟书后,曹刿弃剑离开盟坛而去。
齐桓公身边的其他臣子纷纷说:“在要挟下缔结的盟约是可以背弃的!这曹刿如此无礼,可以视为齐国的仇敌,请求大王您允许我们背弃已订的盟约,发兵伐曹刿、攻鲁国。”
管仲却说:“在要挟下缔结的盟约是可以背弃的。但作为国君却不能背弃已经签定的盟约;那曹刿个人可以视为仇敌,但国君却不能把鲁国再当作仇敌。如此一来,咱们国君就可以在天下显扬信义了。”于是齐桓公没有背弃盟约,率军而退。
天下诸侯得知了此事后,皆认为齐桓公言而有信,于是不约而同地归顺了齐国。在其后齐桓公所主持的鄄邑之会、幽地会盟等,诸侯们没有不参加的;再主持阳谷之会、贯泽会盟时,就连边远的国家都来参加。齐国九合诸侯,使已经动摇了的周王朝天下得以巩固。寻源追根,他的信义就是从“柯邑之盟”开始建立起来的。
在柯邑的住民,在“柯邑之盟”之后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世代称柯氏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郑国柯陵,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柯陵,是春秋时期郑国西部地名。
周简王姬夷十一年(晋厉公姬寿曼七年,楚共王熊审十七年,公元前574年)农历6月,晋厉公为了与楚共王争夺霸主之权,邀集了齐、鲁、宋、卫、曹等诸侯国在郑国的柯陵会盟,计划联合攻伐楚国,史称“柯陵之会”。
在柯陵盟会上,周王室的卿士单襄公看到晋厉公走路时趾高气昂,又见到晋国的郤锜语多冒犯,郤犫谈吐善绕弯子,郤至则自吹自擂,齐国的大臣国佐说话也毫无忌讳,感到很失望。
后来在鲁成公单独会见单襄公时,谈到晋国对鲁国的责备以及郤犨在晋侯面前诬陷自己的事时,单襄公说:“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晋国很快就要发生内乱,晋侯和三郤恐怕都要大难临头了。”
鲁成公说:“我担心躲不过晋国的问罪,如今你说‘晋将有内乱’,请问这是从占卜得知的天意呢,还是根据人事推测的呢?”
单襄公答道:“我不是盲乐师和太史,怎么会知道天意呢?我是看到晋君的神态,听到三郤的言谈,觉得他们必将惹来灾祸。君子以目光确定行动的方向,脚步随之配合,所以观察他的神态就可以知道他的内心。用目光来观察怎样行动合适,以脚步与之配合,如今晋侯眼望远处而脚步抬得很高,目光不支配自己的行动而脚步又不与之配合,他的内心一定在想别的。目光和举止不相配合,怎么能长久呢?与诸侯会盟,是国家的大事情,由此可以观察兴亡。所以,国家没有灾祸,它的国君在盟会上的一举一动必定都无可指责,由此可以知道他的德行。眼望远处,常常看不到合适的地方;脚步抬高,常常会失去应有的德行;言谈反覆常常会丧失信用;胡乱纳言,常常会削弱自己的名声。眼光用来关注礼仪,行为用来履行道德,言谈用来恪守信用,耳朵用来明辨是非,所以不能不小心啊。这四者疏忽了一个就会带来灾祸,国家也跟着遭殃。晋侯疏失了两个方面,所以我说他将有祸。郤氏是晋国的宠臣,有三人为卿、五人为大夫,应该自我警惕了。地位高容易垮台,享禄重容易遭祸。如今郤锜言语冒犯,郤犨言谈不直率而郑至则自我吹嘘。言语冒犯会伤害别人,谈吐绕弯子会诬妄别人,自我吹嘘则会掠人之美,郤氏有如此的宠信而加上这三者结怨于人,还有谁能容忍他们呢?即使是齐国的国佐也将受到牵累。他处在*****的国家,却喜欢毫无顾忌地言谈,指出他人的过失,这是引来怨恨的根源。只有善良的人才能接受别人的随意指责,齐国有这种人吗?我听说,修德的国家和无德的国家为邻,一定能得到好处。现在你的国家迫近晋国而与齐国为邻,齐、晋一旦有难,你就可以称霸了,问题在于有无德行,对于晋国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不过,你们鲁国的叔孙侨如好利而不施仁义,喜好骄奢*****逸,把他放逐出去如何?”
鲁成公感到单襄公讲得十分有道理,回国后就驱逐了叔孙侨如。
到了周简王十二年(公元前573年),晋厉公果然一举扑杀了三郤。但不久,晋厉公自己亦被大夫栾书等人所杀,葬于翼城东门,而且葬礼只用一车四马。同年,齐灵公姜环也杀了国佐。
在“柯陵之会”后,郑国所辖柯陵的大夫即以此历史事件为姓氏,称柯陵氏,后裔子孙省文简化为单姓柯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春秋时期职业工匠柯工,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
柯工,就是伐木工人,春秋、战国乃至汉朝时期皆称“柯工”、或简称“柯”。一直到解放前后的东北地区,以伐木为生的职业工人,仍多称为“柯工”、“老柯”、“柯倌儿”、“柯棒子”等。说的更具体一些,就是专门砍削边枝的,使所伐之树称为“原木”的辅助性工人。
柯,在古代实际上就是指斧柄,在典籍《诗·豳风》中就记载:“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在典籍《周礼·冬官考工记》中则更详细说明:“柯长三尺。”
在柯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柯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羌族,出自汉朝时期羌族部落首领之后裔,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
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古代北方羌族中柯氏,出自汉朝时期右北平郡、上谷郡羌族部落大人(首领)的称呼“柯最”,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在后来的鲜卑民族部落中,亦有沿称部落首领为“柯最”者,与其他称谓如弥加、阙机、素利、槐头、阙居、慕容等地位相当,属于部落大人,其后代子孙皆称柯氏,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辩证》、《后魏·官氏志》中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鲜卑族拓拔部中有柯拔氏、柯只氏、柯祗氏等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后的汉化改革过程中,皆改汉姓为柯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柯勒特氏,亦称克哷特氏,世居锡喇穆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喇木伦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带)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erut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柯勒特氏多冠汉姓为柯氏、包氏等。
 
第九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氏、《黑龙江志稿·人物志》等的记载:
⑴.满族葛哲勒氏,亦称格哲氏,满语为Gejele Hala,汉义“刨平(木头)”,人口甚少,世居黑龙江北岸流域,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清朝晚期以后所冠汉姓即为柯氏。
⑵.满族柯齐礼氏,亦称科奇哩氏、郭齐里氏,满语为Keciri 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阿库里(今乌苏里江上游支流俄罗斯境内阿库里河流域)等地,所冠汉姓即为柯氏。
 
得姓始祖:柯卢(柯隆)



Leave a Reply.